#國際翻譯節
#翻譯史上歪樓代表作
你以為你跟《格理弗遊記》很熟嗎?你看的可能是各種怪奇版本....... 😮😲😳
這部英國文學的經典著作,從清代便有不同中文譯本,但幾乎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例如原書以凌波舞高手暗諷身段柔軟的諂媚者,就因指涉敏感遭書商砍掉。
翻譯更是多有謬誤。「Physick」早期被翻成格致(#物理學),但在作者的時代,這個詞指的是 #醫學!主角不是物理學家,應該是船醫,才可能在航行旅程中發揮所長.....
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解釋,如果沒有搞懂「#文化脈絡」,就很容易出現各種謬誤走經。但好的翻譯,究竟要 #貼近作者原意,還是翻譯得通順易讀、#幫助讀者理解?讓翻譯學家用不同例子說給你聽!
--
⚓讀了才知格理弗不只有小人國,還有大人國、島國、馬國!⚓
陪我們長大的《格理弗遊記》真相竟然是?專訪翻譯學家單德興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gullivers-travels-shan-te-hsing-translation-studies/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KTSmag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六合彩》作為例子,它明顯是真隨機玩意。 一些所謂的六合彩技術,實際上對中彩率是毫無幫助的。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花時間去研究當中的投注策略呢? 無奈,現實中仍有不少人認為六合彩是假的。於是衍生出各種奇怪荒誕的《賭徒謬誤》甚至有人因此而走火入魔。 相反 一些明顯是《偽隨機》的玩意,例如遊戲課金。 ...
「謬誤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研之有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KTSmag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網上學習平台Beginne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Ch.15-1 常見的謬誤:謬誤的分類與形式謬誤/ 傅皓政-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儲思盆的胡思亂想,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謬誤 的評價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謬誤例子 在 談謬誤,不應貿貿而談:回應01哲學〈13/2 情人節訂不到枱 ... 的評價
謬誤例子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當然翁達瑞教授並沒有這個本意,但有些人用彭文正式的「假博士」指控來質疑高虹安,我個人覺得是太過火了。當然,博士學歷造假或論文抄襲,那是牽涉到學術倫理與誠信的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可以犯的錯誤,跟學術能力無關。但「博士學歷是真的,只是學術能力馬馬虎虎」,我不認為這構成什麼大問題,一直追打下去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博士學歷對於政治,本來就不是什麼必需品。就拿美國來說,從總統到參眾兩院到五十州州長,落落長一大串民選政治人物裡面,有研究型博士學位(PhD、MD-PhD、PhD in Law,請注意JD和MD不是研究型博士學位)的人,大概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這一點都不奇怪。研究型博士,本來就是培養皓首窮經,旨在把事物之道格式化、理論化的學術研究人才。而民選政治人物講求的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不講太多高深的政治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成長。這兩條職涯路線本就搭不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是互相矛盾的。陳建仁、李遠哲、翁啟惠來當區域立委,表現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但或許是儒家士大夫觀念使然,「博士學歷」這樣的人設,在台灣的選舉當中還是相當吃香。高虹安就很大程度受益於這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物設定。事實上民眾黨也很想把自己定位在這種「小清新知識藍」的路線上面。
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雖說民進黨已經取代國民黨、整個攻佔了「執政菁英」的生態位,但台灣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界還是偏藍底的;「知識藍/姿勢藍」光環雖已褪色,不足以執政但還有一定的市佔率。
正也因為如此,高虹安跟朱學恆的「塔綠班」事件,才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塔綠班」事件發生到現在好幾天了,我個人都沒辦法評論什麼,因為整件事情瞎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塔綠班」事件是嚴重破壞高虹安與民眾黨的人設的。即便我那些滿滿黃白藍工程師粉的新竹同學圈,對高虹安此舉也很難吞下去。如果高虹安真的覺得自己的博士學歷,是重要的政治資產的話,她應該做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自己的學術頭銜。但一段時間看下來,高虹安常在立院質詢台上擺出知識份子的架子,深入看她的質詢卻往往失準而謬誤百出。
其實我是有點可憐高虹安的。她在立院的表現,配不上她「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設;而她糟糕的表現與議題掌握能力,也讓老東家郭董對她有點敬而遠之。情急之下,她會想要從鄉民的聲量裡面尋找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短期來看,跟朱學恆合作可以給自己低迷的聲量打雞血。但是這種廉價聲量就像吸毒一樣,可以帶來一時的興奮度,但也宰制了你往後的人生。
人會說話,但人也會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制約。「塔綠班」「聖蟑士」,我們姑且不談這些詞眼審不審美,這樣的語言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陰暗的心態。
當你在講「塔綠班」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毫無必要地框在了一個受害者哭哭的心態裡。當你在講「聖蟑士」的時候,就像上報主筆李濠仲先生所憂心的那樣,你已經不把對方當人看;而政治是人與人的溝通,當你把對方「非人化」的時候,等於是自己斬斷了溝通的可能性。
民進黨會拿著槍押著你不准提出異議嗎?顯然不是。民進黨還是一個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黨,甚至很多時候,是拘泥民主到一種優柔寡斷、軟弱退讓的程度,藻礁議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要戰勝民進黨,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跟民進黨不同的見解,民進黨是封不了你的口的。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度。
劉仲敬說得很好:「政治上成熟的人首先就是要講替代品。我要反對什麽,我一定要拿出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這就叫做政治上的成熟,否則你一定會越鬧越糟。你鬧掉了原來的東西,多半就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糟的東西。」
巨嬰的哭鬧是最大聲的,但它除了能把所有人鬧到心浮氣躁以外,無法給台灣這個大家庭帶來任何的建設性。當你用「塔綠班」的語言來把自己框限在受害者心態,再用「聖蟑士」的語言來把對方非人化、非溝通化的時候,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的巨嬰。而無法長大的巨嬰,是扛不起執政的重責大任的,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在野黨都當不起。
我也很明白,我講了這麼多只是徒勞。現在檯面上看起來,也只有民進黨、台灣基進的心態比較成熟可期待而已。藍白黃等黨已經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巨嬰化」的路線,救不回來了。這條死路走到最後,就會像劉仲敬講的:「傳統的忠誠維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很快就要變成影響力跟現在的新黨差不多,活動方式跟清末的同盟會差不多,要依靠類似天安社這樣的黑社會組織到處刷存在感」。
我們以為從一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立委身上,可以看到更多政治上的成熟度。但現在看起來,我們恐怕再一次失望了。
謬誤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
今早神父父打來一通電話,問神父莫德那有第二劑了,什麼時候可以幫他預約.
.
另一方面,看到某政論節目還在吵莫德那怎麼可以混打高端,第二劑在哪,實在是恍如置身在平行世界.
.
我覺得某政論節目最好搞清楚自己的議題走向,到底是反對莫德那混打高端,還是反對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如果是後者,那基本上就是在反科學.
.
國外進行混打實驗,無論是az混打bnt,或是bnt混打莫德那,或者先打莫德那然後混打az,這都是足夠幫助科學家了解疫苗的效能,不是說莫德那混打az,沒有這個需求,就沒有實驗的必要,只要實驗az混打莫德那就好了,或是你做了這個實驗,就是在鼓吹要打莫德那的人混打az,或者是實驗結果還沒出來,無論結果如何,一律不允許莫德那混打az,因為我們不想,因為az看起來是廉價的,這個實驗是在冒犯我們的感情,而不是看她的結果,中和抗體效價如何.
.
這個世界不是繞著莫粉,堅持非打莫德那不可的人旋轉的,或者是所謂深藍族群而旋轉,如果貴節目是為這些人服務,我建議最好做個加註,本節目在世界各國普遍缺乏疫苗的時候,以堅持非莫德那不打的人為優先,無論外在環境條件是如何,疫情是否嚴重,人們是否有足夠的保護力,曝露在風險之中,政府都有義務在短時間內去滿足每個挑選疫苗的人的慾望,不只要疫苗,而是要在特定時間內,提供大量、足夠、特定品牌的疫苗,不管疫苗廠商是否出現問題,他們能否供貨,不管是不是莫德那疫苗在日本出現鐵鏽,而需要重新審查,一律限時、大量,把疫苗端到我面前,像是在吃大餐.
.
這種節目的心態,簡單來說,就是傲客的心態.
.
無論是否要莫德那混打高端,進行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都是有必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外也會有人進行莫德那混打az的實驗,這是一個對照組,如果az混打莫德那,可以提高相當大的保護力,那麼,作為一個科學家,你就會去實驗莫德那混打az的情況又是如何.
.
而如果你有一支次蛋白單位的疫苗,而別人沒有,你不拿來進行相關實驗,那才奇怪,這不但是科學家的探究心,也是研發疫苗必然的過程,以先前四叉貓去驗抗體作為例子,許多人藉機說什麼驗出來的抗體低,高端第一劑等於沒用,這就挺白癡的,事實上,bnt第一劑也是如此,而國內驗中和抗體的機構只有一家,然後他們的實驗室人人搶著排隊去檢驗疫苗的各種可能性,一般人去診所驗抗體,每個人驗出來的抗體都是不同的,並無準確性,而實際上,所有疫苗大多數是以打兩劑以後的抗體為預設目標,所設計的實驗也多是如此.所謂「第一劑就有保護力」,也是科學家後來藉由其他實驗和觀察,得到的附加結果,是「多出來的」發現,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人「走在最前面」,各疫苗第一劑的保護力是多少,基本上沒有人知道.
.
可以這樣說嗎?因為你是某某疫苗,所以你沒有資格,你不能也不允許做第一劑保護力的研究和實驗?
.
換言之,如果你想知道某某疫苗混打某某疫苗是無用的,也依然需要實驗,沒有實驗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不會有可能性,任何國家有經濟實力或研發疫苗的能力,都會「走在世界前面」,因為走在前面,才看得遠,才能看到各種可能性.
.
現在的情況是,有些人壓根兒就不把台灣當成是國家,例如柯文哲,美國的次單位蛋白疫苗還沒上市,台灣怎麼可能呢?台灣不可能成功,所以台灣的疫苗連過eua都不行,也沒有研發的必要了;同理,台灣怎麼可能走在世界前面呢?你沒有那個資格,所以,各個國家再尋常也不過的混打實驗,就台灣沒資格做,你一做,就是要逼我們莫粉混打高端.
.
像這種基於對特定疫苗的偏見,所產生的不理性,我想只有台灣才會有,而且專門針對自己的國產疫苗,這也是長期以來操著「捧中貶台」的中華民國人的不正常心態,所造成的.
.
是一種傲慢,也是一種偏見.
.
我要你憑空生出一堆疫苗,來滿足我,然後將自己土生土長的疫苗,又給打壓殆盡,誠如同當初中華民國把台灣當成殖民地一樣,我不需要你預防天花的技術,也不允許你醫界的菁英人才存在,我只要不斷的剝削你,提供我們反攻大陸的資源就好了.
.
做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是否等同於要逼人民混打高端?可以想見,這是不相干的謬誤,凡做個實驗就是要想像政治上結果就是如何,照這種民粹的想法,任何實驗都沒有進行的必要,任由中國來的病毒進行肆虐,而人們只能被動的等待其他國家現成的結果就好,這種蠹蟲似的想法,正是在妨礙人們得到拯救的元兇.
.
若政府為了這種民粹,強迫民間的機構禁止實驗,這才是為反對而反對,反對到把自己的腦給撥下來生吃一樣,光無腦都不足以形容之,因為害怕被逼迫,所以乾脆逼迫其他人,不能試圖進行任何讓人命獲得拯救的行動,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被害妄想,一邊指控獨裁一邊進行獨裁者的行為.
.
所以我說,該節目要紮稻草人來打,也要有個限度,疫苗都已經進來了,還打個不停,只能說,該節目像中天電視台一樣,是專門愚弄民眾的智商.
.
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有兩個好處,若能證明莫德那混打高端,有不錯的中和抗體,甚至等同於其他疫苗混打的結果,那麼,這就代表高端至少有一定的保護力,而非像是其他人所想的那樣,一點保護效果都沒有.
.
即使台灣不開放高端混打,其他國家也會對高端產生更大的興趣,若疫苗外銷到其他國家,在國外多數打了一劑的情況下,國外的人們也會試著用高端來進行混打用途,賦予高端更多的可能性,別忘了,次單位蛋白是相對安全的疫苗.
.
該節目荒謬的地方在於,黑完了高端混打以後,後續接著便聊起台北市的健康通行證,疫苗沒打兩劑就標註紅色,打兩劑疫苗就綠色,例如你憑這個綠燈,就能重新參加老人共餐.
.
這種更具有爭議的東西,侵犯市民隱私和自由的政策,節目下標居然是「出招!北市健康通行證,辨識接種完整度」、「超前中央!」,由國民黨的台北市議員進行推銷,說什麼中央同意的話,將來各縣市可能會比照辦理.
.
這種像是中共獨裁制度下的東西,你不會去懷疑是否有侵害人權,導致沒打疫苗的人,生活自由受到剝奪,反而去懷疑正常的疫苗實驗,是在逼迫人民施打高端.對這種不正常的政策,像是在推銷什麼偉大領袖的德政那樣自然,完全的接受,而不會有任何不良的想像,對於正常的民間實驗,就產生各種奇怪的聯想,這種雙重標準,實在令人無言.
.
前天,台民黨議員高虹安才在該節目夸夸其談,標題為「7月9日打莫德那族群等無第二劑,最快10月底有望混打高端?」,主持人問,「今天陳時中部長講說,對,現在專家已經在研議,很可能就是莫德那混打高端,像這樣的打法,你覺得一般打莫德那的民眾會怎樣?」,高虹安回答「....他們說,沒關係,你們有福了,打不到第二劑的,第二劑的可以混打高端,我們辦公室收到滿多的陳情,現在疫苗是患寡又患不均,患不均的時候大家就會去比較,為什麼第二類的疫苗可以第二劑比較快打到」,接著用輕佻的態度說,「今天陳時中又講了一個名言,不是他們比較先打到,只是他們打得比較早,但是打比較早也是指揮中心做的決策,在這個情況下,打了第一劑沒第二劑的民眾他們心裡會覺得難過,不是長幼有序嗎?為什麼第二劑不讓他們優先施打」、「莫德那是mrna疫苗,當時選擇打第一劑莫德那的人,他有很大的比例是對於其他疫苗『稍微』有點擔心,如果第二劑給他打高端,他可能以後罵你就是說,你就是挑疫苗,我不是沒給你疫苗,我疫苗都夠...我覺得民進黨政府也不能夠用一種好像是說疫苗都足夠,都是國人挑,我覺得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一直好像在打壓他們的選擇.」
.
我覺得這種假議題,可以不斷延伸/擴展,然後到達指控政敵在打壓人民的選擇,實在是滑坡謬誤與稻草人謬誤最佳的示範,特別是主持人與台民黨立委一唱一和,把不存在的事情說的跟真的一樣.
.
陳時中說的是「歡迎更多本土資料,並重申結果出爐後,都會由專家討論,再決定施打方式.」,而今天,108萬劑莫德那從美國運送而來,就算算上非莫德那不打的四百萬人,這些非必要的需求,這個數字已經滿足了四分之一人,並非杯水車薪,而10月底,不是混打高端,而是有4百多萬莫德那會繼續送抵台灣.
.
由此可知,從上面看的一連串莫德那混打高端的討論,幾乎都是建立在虛假的前提之上,居然,可以討論這麼久.莫德那開放登記,今年7月9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75歲以上的長者,可接種第二劑莫德那,就不存在什麼「7月9日打莫德那族群等無第二劑」的問題,更遑論10月叫他們去打高端,這用常識來想,即使高端混打實驗成功,也不可能會在10月馬上開打.
.
神父認為,作為一個政論節目,一個主持人,乃至於一個不分區的在野黨立委,真的不要再藉由疫苗炒作人民的恐慌,購買疫苗讓民眾施打,是一個嚴肅的國家防疫政策,他是有時序性的,在各國缺乏疫苗,疫苗廠開始出現良率問題的情況下,進來的,跟實際買的,是兩回事;買到的,就會進,不是像叫熊貓外送,今天買明天就到,每個國家都是有貨,才會分批,一批一批到送達目的地,今天到一些,明天到一些,這個月不能來,下個月就會進來,各國都是如此,人民耐心等待,政府努力催貨,遲早都會來的.而不是一群偽裝成知識份子的極端人士,把少數人的幻想當成多數人的普遍認知,把個人背離常識的認知,當作是一種事實來談,鑽時間的縫隙,這一秒沒看到疫苗,下一秒就在哭喊人民等不到疫苗,今天沒來,今天就炒作,然後明天就被打臉,被打臉了還不道歉,繼續羅織不存在的故事,國家疫苗政策不是這樣搞的,彷彿你沒有辦法馬上把所有疫苗都擺到我面前,堆積如山,我就可以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訴諸恐懼,要所有人接受自己錯誤的信念當作唯一的選擇,詛咒人們已經退無可退,只能跟從自己一起哭嚎,把日常變成災難,摧毀人們的信心,相信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
當前線的人忙著救火,尋找水源的時候,後頭的人卻不斷地添柴火,燒房子來取暖,say,「因為大家心中都結凍了,人們感到寒冷阿,為什麼你都感覺不到」.
.
無知,不是一種力量,而是一種罪.
.
明明是無知的,卻假裝自己有知,前來妖惑眾人,只能說,是罪上加罪.
.
醒醒吧,不要在文明國家之中,當一個落後粗鄙的反對者,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要求別人也像他們那樣無知的活著,不只可悲,而且可惡,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矯正中華巨嬰】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謬誤例子 在 KTSmag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以《六合彩》作為例子,它明顯是真隨機玩意。
一些所謂的六合彩技術,實際上對中彩率是毫無幫助的。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花時間去研究當中的投注策略呢?
無奈,現實中仍有不少人認為六合彩是假的。於是衍生出各種奇怪荒誕的《賭徒謬誤》甚至有人因此而走火入魔。
相反 一些明顯是《偽隨機》的玩意,例如遊戲課金。
市面上 部分的課金手遊,都是偽隨機操作。但卻有不少人相信 它的抽獎機率是公平 公正的。最後結果 當然是輸到雞毛鴨血。
人生賭博 無處不在
提高智慧 及早洞悉身邊的人和事
那些是真 那些是偽
賭博雜談 精選影片
六合彩 長期買同一組號碼 https://youtu.be/D-RqXwsHkxc
小型賭場 回憶錄 https://youtu.be/_q9V7NWeCow
連敗模式 https://youtu.be/04P6AiKKniU
風吹雞蛋殼 財散人安樂 https://youtu.be/I99d6CmRzQ0
重複犯錯 永遠找借口 https://youtu.be/bwFCzQnhKRs
打麻雀 與 練習三分球 https://youtu.be/88NPDVsnTh4
天生就是賭徒 https://youtu.be/3-17Oe14ihQ
把賭錢視為博奕 https://youtu.be/IiLppkmIaI8
夾公仔 算不算賭博 https://youtu.be/mIIGPbeO0JA
別作無意義的炫耀 https://youtu.be/0C9K_Esii9o
保持贏錢感覺 https://youtu.be/jpnXojgC5JA
一支紅酒 值多少錢 https://youtu.be/cuycPcWsuBM
各位親愛的觀眾
本頻道的「會員計劃」經已開通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cL2Rw4aDHdq9OJ5gO4Ejw/join
只須點擊「加入」->「選擇讚助金額」->按照頁面指示「完成讚助」
假如你曾經因為 我的影片 而得到某些啟發
您的小小心意 將會是本台最巨大的支持
KTSmagic 需要您的 支持 及《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Ktsmagic?sub_confirmation=1
#賭博雜談 #六合彩 #手遊課金

謬誤例子 在 網上學習平台Beginne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冷知識 #邏輯謬誤
倖存者偏差 (Survivorship Bias) 是一種 #認知偏差。這個邏輯謬誤在於 過分關注於某種倖存的經歷,忽略那些無法倖存同一件事件的人或事。
簡單來說,即是只關注篩選出來的結果,而忽略篩選條件和機制。亦即是只看得到好的結果,看不到差的結果,或者把差的結果不存在。這類人很容易因為過份樂觀,而忽略和不考慮他人的失敗經驗。
參考引文的例子,很多人將努力和成功劃上等號,但卻忽略了同樣努力卻未能成功的人。其實這種邏輯謬誤可能無形中加重人的負擔。
-------- 聯絡我們 --------
網站 ► https://www.beginneros.com/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eginneros/
Instagram ► @beginneros
電子郵件 ► contact@beginneros.com

謬誤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2"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來跟你分享一個有趣的概念,叫做「合取謬誤」。
「合取謬誤」呢,它是一種我們在心智上面的一個bug喔,就是我們會認為兩個事件同時出現的機率,居然會比一個單一事件出現的機率更大。
用一個例子讓你能夠更明白,什麼是「合取謬誤」?
琳達呢,是一個31歲的單身女性,她非常知性,她說話也很直率。她大學主修哲學,她參與過很多社會主義和歧視議題有關的活動,也參加過反核示威。
現在呢有兩個選項,你來選選看琳達符合下列哪個身份的可能性比較高?第一個,她是銀行職員;第二個,她是銀行職員也參與女權運動。
很多人喔,可能會不假思索的選擇第二個,但其實正確答案是第一個。因為事實上哦,不管有沒有前面關於琳達的描述,正確答案都是「一」。
如果以機率的概念來看的話,答案就很清楚了!其實你仔細想想哦,符合第二個描述,她是銀行職員也參與女權運動。
這樣的人他的佔比,是不是會比第一個選項,他是銀行職員來的低?而且呢,如果符合二的人,他一定符合一嘛!
所以其實回到很單純的數學邏輯來看的話,她是銀行職員的機率,一定會高很多啊!可是呢,為什麼我們在經過前面的描述之後,可能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二」?
這是因為喔,我們的大腦在做判斷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特徵明顯的語句而影響。
比如說,光是我們聽到參與很多社會主義,和歧視議題有關的活動,也參加過反核示威,聽完這個描述之後,一般人心中就會對琳達有一個強烈的印象。
這個印象會讓我們在先入為主的觀念底下,很容易就覺得琳達是某個特定類型的人,而這樣的狀況就是「合取謬誤」。
所以當你認識了「合取謬誤」,回頭想想我們的真實生活,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喔電視看太多,越看越心慌啊,為什麼?
因為電視上,尤其是新聞頻道,它所凸顯跟報道的多數是高概率事件,還是低概率事件呢?
比如說那種很誇張的車禍、比如說那些發生率極低的災難事件,這其實在本質上都是「低概率事件」。
可是啊,現在的電子媒體因為要爭取你我的注意力的前提底下,他們就會更奉行了,叫做「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樣的道理。
所以久而久之喔,我們常常會活在一種恐慌裡,而我們恐慌的事件,其實回到「合取謬誤」,多數都是低概率的事件;它發生在你我身上的機率,真的沒有你想象中的這麼高!
所以談到這裡啊,或許我們怎麼樣能夠去區分、判斷訊息的能力,有沒有獨立思考、思辨的這樣的素養,都是我們現代人必要的一個功課,你說是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4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辨識他人的情緒,並且跟他人創造更好的連結。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4月30號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你看到4月30號還有名額的話,請你就務必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希望我能夠在4月30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謬誤例子 在 儲思盆的胡思亂想,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從謬誤角度看一份中研院社會意向調查問卷的題目] (網誌好讀 ... 除了這個例子,大家應該還可以想到一堆其他的謬誤形式,我們接下來就來稍微介紹一下。 ... <看更多>
謬誤例子 在 謬誤 的推薦與評價
主題:邏輯謬誤(Logic Fallacies); 緣起:批判思考 ... 例子1. 我認識的家人、同學、師長中,所有抽菸的人都沒有得肺癌,因此抽菸不會導致肺癌。 ... <看更多>
謬誤例子 在 Ch.15-1 常見的謬誤:謬誤的分類與形式謬誤/ 傅皓政-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H 15. 常見的 謬誤 講義下載:http://get.aca.ntu.edu.tw/getcdb/handle/getcdb/395320?un=15&bs=452262版權聲明:本著作除版權聲明頁另有註明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