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配煎餃
#虎記餃子🥟
上星期在世貿附近開完會,看到一家招牌大得誇張的餃子店~虎記餃子,想起在「料理台灣」雜誌有看過介紹,說這家店要把日本人「拉麵配煎餃」的飲食風氣帶來台灣。
在台灣吃鍋貼就鍋貼,10顆就吃飽,最多配個湯, 配拉麵怎吃得下。
我想試試看拉麵配煎餃到底吃得完嗎?
就把menu上"三大名物"~煎餃、蔬菜拉麵及雞翅全都在點餐機點下去!(吃不完最多帶回家)
#脆皮煎餃🥟
煎餃先上,一盤8顆。這小煎餃只有台灣平常吃到的2/3大,一口可以吃一顆。就算自己吃完一份,絕對還有空間再吃個麵。
我點的是韭黃煎餃,餡裡的韭黃下得多很香,反而肉的比例比台灣一般的少,吃得到蔬菜清爽感。我記得「料理台灣」雜誌介紹煎餃在日本是配菜非主食,所以強調口感多於飽足感。
因為菜多肉少,留下吃拉麵的空間。
餃皮在鐵板上煎的酥香,餃子兩端是密封的,不像台灣鍋貼是開口的,我猜這樣能留著蔬菜的湯汁吧。皮的脆感是帶點堅實的脆,讓我想起小時候在香港吃的上海鍋貼的口感,跟台式的薄脆不同但各有千秋,我喜歡這種差異。
這煎餃就像開胃菜一樣,讓我胃口大開,想吃讓人飽足的拉麵!
#蔬菜拉麵 🍜
這拉麵真的名符其實的蔬菜拉麵,送來的湯碗裡堆了一個山剛炒香的的白菜,跟一些點綴的紅蘿蔔絲在雞蛋麵上,雞骨湯的湯頭喝來很順口。感覺就是一碗日式療癒系「陽春麵」,基本的做法最讓人滿足。
#冷凍雞翅
雞翅「虎虎雞」是最嚇我一跳的,雖然點的時候店裡妹妹有特別說明的冷吃的,但我沒想到冷的程度真是剛從冰箱拿出來般冰冷,據說日本人喜歡冷的時候雞肉帶硬帶來的咬勁,慢慢咀嚼會越吃越有味,像吃魷魚絲一樣,適合配啤酒。
明明已吃得很飽,但又發現有幾個客人進來只點綠豆湯。我馬上像「井之頭」一樣跟著隔壁點。
這綠豆湯料滿滿的,綠豆是用了一般綠豆跟已脫皮綠豆仁去煮,熟度剛好,很好吃呢!夏天沒胃口當正餐吃也不錯。
總的來說吃得很滿足。以日式餐點來說,$95拉麵+煎餃$50,在商業區午餐$145打發算非常友善了。下次去試試別的口味煎餃+乾麵看看。
虎記餃子: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1基隆路二段39巷No. 14號1F
營業時間: 11:30am~2:30pm, 5:00pm~8:00pm
陽春乾麵做法 在 菓子の幸福週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四維路上的汕頭陽春麵一直是很多網友超推的老店❤推推米血一吃就愛上了🤣又軟又嫩又Q,滷汁都滲進去米血裡面好夠味,做法很傳統的乾麵鹹香味十足,一邊嚼一邊散發出麵香,熱愛古早味的膨油一定要來一碗🍜
【汕頭陽春麵】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二路147號
電話:(07)722-2835
營業時間:下午3:00~晚上10:00(周日公休)
http://hahalover.pixnet.net/blog/post/343443409
陽春乾麵做法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中國麵條的歷史>
「陳伯,又來食麵呀!是否照舊蝦蓉麵?」茶餐廳的伙計笑容滿面地問及,似乎與眼前那位滿頭白髮的老翁十分熟稔。
「你以為我陳伯浪得虛名只是認識蝦蓉麵?今次來一碗八寶麵吧,你們餐廳不會是沒有吧?」老翁顯得有點得意。
「誰不知陳伯你是愛麵之人、麵食專家呢。八寶麵當然有啦,稍等一會,馬上下單。」
老翁滿意地點一點頭,隨手拿起餐單,逐一細閱餐單上的麵食款式。
-----------------------------------------------------------------------
麵條是中國最常見的傳統麵食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馳名世界。
~~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麵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載有「........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之語,據考證「水溲餅」、「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魏晉時稱「湯餅」。南北朝時稱「水引餅」或「水引面」。漢<釋名.釋飲食>載有:「蒸餅、湯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九穀考>中也有「釋名之索餅,即今之索麵,西北稱扯(抻)麵」;<素食說略>中有「麵條,古名索餅,一名湯餅,索餅言其形,湯餅言其食法也。」做法是用手將麵團搓成筷子粗細,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撚成如韭菜葉樣子,入沸水煮熟,類似寬麵條;或稱「餺飥」,在<齊民要術>中記載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長,用水浸,下鍋時用手撚薄,再用沸水煮熟,這種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麵」與「揪片」。
~~
中國人吃麵的習慣由來已久,古人甚至將麵條叫「飯」,而大米、小米做的飯則叫做「米飯」以區之。
~~
悠久的吃麵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杆、抻、切、削、揪、壓、搓、撥、撚、剔、溜等等的制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鹵、拌、烙、烤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麵條,如北京的打鹵麵、上海的陽春麵、山東的伊府麵、山西的刀削麵、陝西的臊子麵、四川的擔擔麵、湖北的熱乾麵、福建的八寶麵、廣東的蝦蓉麵、貴州的太師麵、甘肅的清湯牛肉麵、岐山的臊子麵、三原的疙瘩麵、韓城的大刀麵、西安的箸頭麵、菠菜面等等,有細如絲線的麵條,也有寬如腰帶的麵條,形式不可勝數。
~~
麵條名稱除上述之水溲麵、煮餅、湯餅、水引、餺飥外,尚有唐代流行的冷淘、溫淘等,這些稱謂就是現代的涼麵或水煮麵條。在<唐會要.光錄寺>中載有「宮廷中到冬天要造(湯餅),夏天要做(冷淘)」,就是將麵條煮熟後過冷水再吃的一種麵,與北方人的「過水麵」相同;宋朝時,麵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已有「麵條」的名詞,形狀為長條,花樣多,如素麵、煎麵、雞絲麵、三鮮麵、銀絲冷淘、菜麵等;元代時「幹(掛)麵條」問世了,在<飲膳正要>中載有「春盤麵」、「山藥麵」、「羊皮麵」、「秀禿麻麵」等二十多種。明清時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北京的「炸醬麵」、揚州的「裙帶麵」、福建的「八珍麵」等等。
陽春乾麵做法 在 阿美陽春麵. - 都沒客人|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蔡雅慧, profile picture. 蔡雅慧. 加油!我兒子最愛吃你們的乾麵了. 3 mos Report. 阿美陽春麵., profile picture. 阿美陽春麵. 蔡雅慧我會努力的.謝謝你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