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er二粒小麥
#古早小麥
#Farro麥種組合
#以麵筋極弱的高水量麵團來看割線的重要性
#Breadscoring
#45趴以上高礦物質麵粉的酸種麵包氣孔
不斷地實驗下出現了一個狀況就是這個打算寫的文不知道怎麼寫!
自從前兩個實驗. 一個較低水量, 一個高水量的比較還不夠. 這次要挑戰的是30% 的Emmer全穀粉.
這個麵團的組成是
1. 30%Emmer 全穀粉
2. 15%Weizenmehl1050 ( 相當於法粉T80 義大利麵粉 Typo 1)
3. 55% Weizenmehl 405 ( 12.8%高筋粉)
4. 水 75%水合+ 5% 成團後拌入
5. 橄欖油 3%
6. 鹽 2%
7. 以Emmer 2/3及 斯佩爾特全穀粉1/3 餵養的licoli. 加上Emmer 1:水1在28度3 小時後使用 19%
8. 很多, 沒有秤量的核桃
首先. 這個實驗有趣的地方從酸種液種餵養開始! 你如果看過我的文就知道我近來都是用中筋粉餵養以上面的餵養方式來做包. 而且中筋在3小時內長的高度通常就是1+ 1/2
這個很不同! 除了它是全穀粉以外. Emmer 就像它一般給人的印象好像比較多的一些營養素? 反正它長這種高度也很像裸麥的樣子. 這也就是之前一直有的印象. 在我的感覺. 它是一個操作溫度和裸麥相反. 但是麵團的黏度及長不大的樣子跟裸麥很像的一種古早小麥. 因為很多古早麥都不太適合在麵包烘焙( 因為沒辦法有好的麵筋. 但是我覺得如果大家都把這些麥子當裸麥來想. 不要跟高筋粉比. 那麵包就可以多樣! )
所以就出現有種叫Ferro 的整粒穀物商品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 通常都是拿來水煮. 就像煮米飯一樣. 它的組成就只有三種麥子: Einkorn, Emmer 及斯佩爾特! 其實外國人比較不能欣賞單吃穀粒的方式. 通常它們都會跟沙拉的一起混( 反正也黏不起來)就像藜麥流行的吃法. 或是直接在煮的時候就調味. 但之後才來混蔬菜...
回到主題. 當我們有這麼多不細緻的粉時它所謂的oven spring 就可想而知了. 通常比較粗糙( 礦物質高或是全穀粉) 的麵粉完成的麵包它的割線會裂得很不同. 這個在今天的麵團表現上都可以看得到.
處理的方式大致和之前的相同. 但你可以看到我的酸種使用量大大降低. 因為它長得太快. 我怕過酸.吃起來也是比較酸. 我通常都是做完前面的一整套後. 在準備放入方型玻璃皿時設定時間. 也就是我大概會先預測整形的時間. 這個"理應" 跟之前差不多的. 在比較少酸種下還是讓我提前35分鐘開始分團整形. 這是對我來說的一個新發現!
或許, 你會覺得這次的麵團很扁. 可能你會想是不是放入烤箱太晚? 是不是烤箱不夠溫度, 是不是蒸氣出問題? ( 這也是我建議新手先玩鑄鐵鍋烘焙的原因. 因為只要面對你的麵團所出現的問題就好! )
在我這幾年的觀察中. 扁的高水量酸種麵包...通常都是你的麵團有問題. 例如你的麵筋弱就是一大問題! 如果你的麵包都是用80%以上的高筋粉. 那麼就是你處理麵團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大. 最常見的就是不懂得觀察麵團. 但這也是需要經驗累積的. 也就是說, 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公式. 多少酸種就要多少時間的基礎發酵. 這跟你一開始混拌時的動作與加入的水溫甚至是麵粉的品牌都是息息相關的. 當然很多的高筋粉並不等於護身符. 因為麵筋會老化. 麵筋也會斷筋... 這些只有在你懂得去讀取的時後才能知道及改善的.
另一個在這次的烤焙中出現的問題是當我開燈只給蒸氣時. 發現溫度降得比之前快很多. 這個我也不知道原因. 只能先想是不是我烤箱得預熱再長一點. 所以我在約11分時就開火維持溫度200度了. 這個麵包比上一個黑很多. 後續烤溫220烤完. 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礦物質含量多很多. 並且你也看到它剛開始餵養的成績. 這也代表澱粉轉化醣類的多寡. 它全部都出現在表面的焦糖化梅納反應上.
可能自我感覺良好?
但我覺得這次的很弱的麵筋完成的酸種麵包. 以這樣的水量( 近82%) 來說. 孔洞是很不錯的. 因為你可以看到沒有非常細小密集的氣孔分散在各地. 那通常是麵筋處理不當. 所以我想這應該就是它應有的樣貌.
切面的顏色也與之前的很不一樣. 這些都是自然光下的切面圖. 但因為背景不同所以顏色也不太一樣. 不過我個人覺得實際上的顏色比較類似背景有斷樹的那個顏色.
有沒有仔細看了一下這個麵糰的孔洞? 我真的覺得中間一刀的double scoring 發展出來的氣孔比較勻稱. 撐得也比較開.
接下來還有一個實驗要分享. 是關於發酵籃的問題.... 待續...
最後要附上我們家的兩隻貓跟我自己的心境. 其實牠們最近出們都很快就回家了. 因為後院太多障礙物. 老爺因為是周六臨時趕盡殺絕. 還沒有想到要如何處理這麼多的木頭. 然後現在竟然下起了雨...通常木頭要有點乾才能處理. 因為你不能用手折斷. 只能拿電鋸. 容易滑很容易受傷. 除非請專門的公司.有大型的機器來. 但老爺這幾天根本沒空. 下周也沒空... 看來就只能這樣放一兩個月了!
這兩隻貓旁邊的那棵樹是我還捨不得放棄的芭樂. 去年po過. 因為某根樹枝長太高後來被我剪掉的那顆. 那之後它就不太聽話了. 一個冬天過去. 我還是想換土試試... 看看這裡看看外面... 想到德國剛發布封城延長至3/28!!!
頓時陣陣寒意襲來...
#德疫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歐式麵包口感,對於揉麵最終的筋度要求,比起台式甜麵團要稍低些,因此家中沒有高功率攪拌機的朋友想要採手揉操作也相對容易達成,不過還是要看整體麵團的含水率高低,高於含水率65%的麵團就已經不好操作了。特別是學習剛起步,對於不習慣那後悔但甩不掉的粘人麵團,就很讓人頭皮發麻,超想整陀移入垃圾桶的。但過了一個...
「麵團 斷筋」的推薦目錄: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愛與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問題] 饅頭嗆麵後的整型過程疑似斷筋-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蔡佳男師傅的烘焙日記's pos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手揉麵團斷筋的味道與口感,PTT、愛料理和網紅營養師這麼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問題] 饅頭嗆麵後的整型過程疑似斷筋-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麵團 斷筋 在 吐司麵糰表面始終會有小坑洞的可能原因為何(已 ... - Mobile01 的評價
麵團 斷筋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棄種能不能做麵包?
#利用酸種硬種棄種做的斯佩爾特低礦物質粉帶蓋吐司
#談奶粉在麵包裡扮演的腳色及烘焙比例添加量
#Dinkelmehl630_Toastbrot_Rezept_mit_LM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0/11/dinkelmehl-630-toastbrot-rezept-mit-lm.html
一樣全文轉貼. 但是建議看格文比較好對照! 並且有論文及書本內容連結
昨天在德國的麵包社團中管理員以奶粉為主題丟出了問題. 她問為什麼要加奶粉能不能用牛奶取代? 這個問題在穀研所的實用麵包製作技術這本書有很詳細的解釋. 於是我就搶著回答了!
這是在穀研所書裡經過我消化的內容.
牛奶的使用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新鮮牛奶有很活潑的硫鍵結. 所以得想辦法讓它失去活性. 如何失去活性? 那就得讓牛奶的乳清蛋白變性( whey protein denaturation) 怎麼做? 就是加熱. 加熱後的乳清蛋白會結合變成大一點的分子. 然後本來活潑的硫氫鍵結就沒有活性了! 書中說要105攝氏度 30分鐘. 但是, 我也google到這篇文章 Experimental and Modelling Study of the Denaturation of Milk Protein by Heat Treatment 這是講使用多久加熱可以讓乳清蛋白變性? 當然, 變性的程度有多有少. 這也回答了發文者的另一個問題. 使用保久乳是不是也有相同的作用.
保久乳是128°C(這高於鮮奶消毒的溫度 (72~75°C)、但低於超高溫消毒法 (135~150°C))加熱牛奶;加熱時間則短於鮮奶消毒(30秒),長於超高溫消毒(2~3秒).....來自維基百科
這很難說. 但一定比使用一般鮮奶好!
目前的奶粉製作已經可以使用冷凍噴霧乾燥處理. 也就是像即溶咖啡粉那樣的做法. 有沒有蛋白質變性我是不清楚的雖然一定都有經過殺菌. 但有種奶粉會比較有可能有蛋白質變性. 那就是無脂奶粉. 因為要把脂肪與牛奶分離一定有經過熱處理. 並且, 以總重量來說, 1 g 的脫脂奶粉一定比1 g的全脂奶粉蛋白質含量要高一點( 因為全脂裡有脂肪的重量) 當你只使用一點點放入麵糰中時. 當然要用最濃的啊! 也有烘焙專用奶粉. 但我們一般家庭製作其實是比較少接觸的.
接下來要談的是穀研所書裡提到的奶粉對麵包品質的影響. 其中包含( 我只是大略的將我讀到的用我的文字寫出來. 如果要見全文應該要去買這本書. 個人覺得是我麵包烘焙的聖經)
1. 增加吸水量與麵筋強度. 它談到經過熱處理的奶粉. 吸水量是 100%~125% 也就是100 g 奶粉可以吸收100 g ~125 g 水. 但如果是一般沒有去硫氫鍵活性的牛奶則會減弱麵筋的強度還有吸水量. 書中還提到麵包用麵粉吸水量只有粉重量的 58~64% 所以在影響上. 成團的效果當然筋度低的影響會比較大.
2. 攪拌彈性會增加. 這在工業上的製作尤其重要. 因為它們使用的攪拌機都比較高速. 奶粉可以增強麵筋的韌性. 當然就比較不會很快地斷筋
3. 麵糰發酵時一定會產生酸, 奶粉是蛋白質所以可以緩衝提高酸鹼值. 書中有實驗數據. 也提到奶粉可以延長麵團的發酵彈性
4. 因為奶粉裡有乳糖. 而麵包酵母是不吃乳糖的. 也因此它沒有被分解下烤焙時就會有梅納反應. 當然麵包的色澤就會比較金黃好看!
5. 麵包體積會增加
6. 麵包的顆粒會比較細小柔軟且均勻有光澤
7. 麵包在老化上除了是因為水分流失外還有一個澱粉的退化作用. 奶粉添加會有比較強的保濕性
書中最後一點關於營養的方面當然就不用提了....
那要放多少奶粉適當呢?
在書中的一些麵包製作範例中. 根據烘焙百分比. 我看到的最常是2% 通常都是放在有加蛋的麵包中. 也有一個是到6%. 在BC campus ( 加拿大卑詩省的公開教科書中有這麼一談)
BC Campus Milk in bread baking 發酵麵糰中的建議脫脂奶粉使用量為 2~8% 蛋糕製作使用量則可以達 15%
這就是我今天這個食譜產生的契機了!
因為我的冰箱有超過一天的棄種硬種. 它用來作唯一發酵的一般酸種麵包不會有好的結果. 所以我拿它來跟會增加pH 值的奶粉搭配. 這樣就不會有發酵拉長的問題. 而且棄種也可以當保濕延長的用法.
當然既然要實驗就要做好做滿. 所以我這次大膽使用斯佩爾特低礦物質粉 Dinkelmehl630 來製作. 並且加了6% 的奶粉量
我原本是算3.6 容積比. 但是我又給了一點空間.所以最後麵團的重量是3.48容積比. 我當成是3.5!
以下是日式1.5斤吐司盒容積2840毫升的用量
Dinkelmehl 630 100% 380 g
野酵硬種( 老麵團至少放了24小時) 22% 85 g
冰塊水 70% 265 g
脫脂奶粉 6% 23 g
奶油 8% 30 g
白糖 5% 19 g
鹽 2% 7 g
鮮酵 2% 8 g
步驟:
1. 先將糖, 鮮酵, 冰塊水混合. 加入斯佩爾特粉略攪拌後再加入硬種混合, 你也可以看得到我的硬種已經過發消扁
2. 麵團成團後再加入鹽混合.
3. 攪拌至有彈性後加入室溫奶油混合
4. 這是我打斯佩爾特麵團的最終狀態. 千萬不要打成一般麵粉的薄膜. 因為斯佩爾特粉的麵筋中拉長的麵筋比例多能回彈的麵筋比例少! 你可以利用之後的翻摺來混勻. 麵糰終溫不可高於24度. 我發酵了約2小時30分鐘
5. 分割整形後放吐司盒. 這就是麵團總重. 算起來容積比3.48 後面的那包就是我這次開的麵粉. 這在德國很普通的Lidl 超市就有賣.
6. 後發放室溫. 約需要1小時10分鐘來到八九分滿的高度. 分成四團組織會比較緊密
7. 非常完美的鈍角吐司! 實在太開心了!
你可以看到入爐的高度. 在烤焙時膨脹的痕跡當然還有食材比例來判斷這個麵團的健康程度....
這是一個非常有韌性嚼勁的土司麵包. 水的添加會給麵團帶來韌性. 通常牛奶的添加會給麵團良好的斷口性. 但是這個麵包的嚼勁多於斷口性. 我使用Dinkelmehl 630 是因為這種粉比起一般麵粉的吸水性還要少5~10% 所以加入了奶粉. 吸水性就能夠增加. 也因為奶粉的添加會給麵團帶來攪拌韌性( mixing tolerance) 所以在這個麵粉上就產生了互補的作用.
這個麵包今天早上大家吃得很滿意! 但我更滿意的是我自己寫食譜思考的方向都在這片麵包上得到驗證. 一般來說棄種硬種真的會酸. 但是有了奶粉去中和. 並且在短時間利用鮮酵發酵. 這個麵包並不酸! 如果你正著手寫吐司或是其他麵包製作. 有興趣! 也一起來玩奶粉添加! 一定會學到很多!
你可以看到麵包的顏色微微的金黃. 這就是斯佩爾特粉的顏色! 前面提到的加了奶粉的麵包有光澤. 感覺細緻都出現了! 而且吃起來香甜又有嚼勁. 是一款非常讚的土司麵包! 真的不只是老王賣瓜的自誇!
另外分享一下最近的景色~ 這是這幾天的變化. 下面這三張是10/24照的照片. 葉子開始變色. 整個大地都是很美的不一樣的葉子顏色. 秋天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季節
相同地點... 昨天在立冬後的樣子
所有的美景及所有的事物只有當下. 稍縱即逝. 如果你有喜歡的人事物. 就要好好珍惜! 一起加油!
#德疫誌
麵團 斷筋 在 愛與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製作麵包或吐司其實沒有想像的這麼困難,只要做好每一個環節,新手一樣可以做得很成功
1:麵團的終溫控制,是很多新手常遇到的問題
其實可以多利用一些發酵法
如:水合法,隔夜中種法,來改善麵糰終溫的問題
2:麵團攪拌的筋度也是非常重要
要做出好吃的麵包,首先當然是科技問題
每一種的攪拌機器,多少都會影響到筋度的形成速度
當然也包含打的粉量,影響到攪拌時間的長短
很多同學都會問我,如何判斷筋度是否完成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取出一小塊麵團左右拉伸出
具有彈性與韌性的薄膜,破洞口的周圍呈現光滑即可
3:烤箱與烤溫就算是同一個品牌,未必烤溫都一樣
更別說現在台灣的烤箱種類與品牌太多太多
所以同學如果只會照著配方烤溫走,我相信很多都是失敗,我們因該要學習的是如何抓出自己家裡的烤溫
4:發酵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一環,基本發酵溫度在會在室溫28-30之間,冬天我的習慣是塑膠袋蓋好,放在烤箱裡面,當然也可以放置保麗龍裡面
最後發酵一般都會在35左右
畢竟每個家裡的設備都不同也許你有發酵箱當然會更快
我相信大多都是沒有發酵箱,所以我們要創造奇蹟,可以把產品放置烤箱裡面(中)底部放置熱水
既能夠達到一定的溫度與濕度,來增加它的發酵時間
現在烤箱也有很多發酵的功能
但是老師不建議使用
雖然他有溫度但是沒有濕度,容易造成產品表面乾燥
而影響發酵速度與產品的組織,除非每隔10分鐘要打開烤箱噴一次水來增加它的濕度,當然就麻煩了一些
喜歡我的朋友,請記得右下角按下(訂閱)追蹤
鈴鐺🔔給它按下去,隨時可以收到最新的消息
(很像跑錯頻道了)
那因該是YouTube的說詞.......😂
麵團 斷筋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歐式麵包口感,對於揉麵最終的筋度要求,比起台式甜麵團要稍低些,因此家中沒有高功率攪拌機的朋友想要採手揉操作也相對容易達成,不過還是要看整體麵團的含水率高低,高於含水率65%的麵團就已經不好操作了。特別是學習剛起步,對於不習慣那後悔但甩不掉的粘人麵團,就很讓人頭皮發麻,超想整陀移入垃圾桶的。但過了一個關卡、麵團還是會漸漸成形,需要的就是克服不舒服黏膩的心理障礙,我想此時有人打電話來或小孩一旁吵鬧,應該會抓狂吧!當然也不要傻傻的使勁揉,把揉麵當成健身運動,揉到手痠之際就休息,讓麵團持續進行水合 (水解) 作用,麵團的筋度網絡會持續在休息間建構。之後重複揉與休息的循環,還是能達到最低對於歐式麵團筋度的要求。建議初學者不要挑戰高含水率的麵團,因為真的很難。至於免揉麵團就專業口感來看,它還是不合格。首先免揉麵團老化的 (如非你加糖也加油),成品當天感覺不出來,但放置24小時之後,你就知道免揉與揉麵達標麵包的口感還是有差,顯得較為粗糙。這還是回歸到筋度、水分如何進入麵團裡、如何留在麵團裡有著極大的關係,當然筋度薄弱的麵團它的延展度也一定較差,就算你發酵完全,但在烘烤澎脹時,筋度撐不了澎脹起來的氣體,筋度還是會在烘烤間斷開,這就是麵包吃起來缺乏韌度,有點粉粉口感的原因之一。至於添加的果乾,如果是機器揉麵就還好,但採用手揉的麵團如想包進果乾材料,最好讓果乾先泡軟,無論是烈酒提前數小時泡泡軟,或是用熱水、茶湯泡軟瀝乾後加入麵團,都會讓融和度與操作變得容易許多。至於堅果就比較難,還是只能直接炒香後直接加入。不過一定要記得堅果本身會吸水 (平均約在5%),如果是原配方並沒有堅果但你想多添加進麵團,請在主麵團裡略增加堅果重5%左右水分,這樣烘烤出來的麵包質地、濕潤度才會接近原配方。除了工作檯起始所撒的手粉,如果沒有必要,盡量避免因粘手不斷在揉麵過程加入麵粉,那會改變麵團含水率,最終成品口感勢必也將不同。影片中使用的是全麥麵粉、酵母則是單一裸麥魯邦液種,整體含水率為65%,所添加的物料是,浸泡過白色朗姆酒的荔枝乾與乾燥玫瑰花。揉麵搭配中間休息的水合操作循環一共重複3次,不過次數並非重點,還是要看每次揉製時花費的力氣與時間,最終仍然要以檢查麵團的韌度、延展性與或是否有薄膜顯現來判斷筋度是否已足夠。歷經第一次發酵後,手揉麵團務必要操作歐麵麵團常用的翻摺法,且至少3次,讓重疊交疊的麵團,建立起3D立體麵筋網絡,這樣進入第二次發酵,麵團才不至於癱軟。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8537
麵團 斷筋 在 蔡佳男師傅的烘焙日記's pos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過程中組織會嚴重遭到破壞,導致麵糰會產生(斷筋)(這才叫斷筋)(麵糰打過頭叫爛筋),最明顯能判斷的是麵糰表面會有麵筋剝離現象(圖示),其實裡面是一直在斷筋… ... <看更多>
麵團 斷筋 在 [問題] 饅頭嗆麵後的整型過程疑似斷筋-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照小高姐的饅頭食譜做的。 遇到兩個問題。 一開始麵粉水酵母三者混合成麵團時,我的麵團非常黏手,沒辦法像影片中揉成三光的團。 ... <看更多>
麵團 斷筋 在 [問題] 饅頭嗆麵後的整型過程疑似斷筋-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照小高姐的饅頭食譜做的。
遇到兩個問題。
一開始麵粉 水 酵母三者混合成麵團時,我的麵團非常黏手,沒辦法像影片中揉成三光的團
。
後來靜置了一會,用折疊法確定麵團揉成團才進行發酵。
是不是麵粉的吸水性不夠?
我應該減少水的用量嗎?
此麵團含水量約0.625,用的是中筋麵粉。
第二個問題比較嚴重,就是標題說的,饅頭整型成圓的過程疑似斷筋。
照片我忘記拍了,在網路上找了相近的麵團照片。
嗆麵的過程用桿麵杖將麵粉一層一層加進去,這時候感覺麵團挺光滑的,也有一定的柔軟度
。
嗆完麵粉將麵團分割,開始揉勻整型,但是這個步驟十分慘烈,原本挺光滑的麵團,我揉了
十幾下開始出現坑坑巴巴的洞,手法放輕的揉也一樣,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揉出光滑面。
讓麵團休息了一下再揉也一樣。
後來我嘗試拉開麵團,發現麵團一拉就呈現撕裂狀,連一點延展度都做不到。
這個情況是揉過頭斷筋了嗎?
但其實我沒怎麼揉過這個麵團,只有在嗆麵的時候用桿麵杖桿過,也只是剛好把麵粉嗆完,
沒有過度桿...
室溫大約29度,溫度不曉得有沒有影響。
後來我還是試著把饅頭蒸了出來,就是表面沒辦法揉光滑,所以蒸出來也不光滑,內部組織
有不均勻的小空洞,不是饅頭那樣細緻的紋理。
請教大家了,這個問題十分困擾我,爬了一些文也搞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198.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59555233.A.13B.html
我做饅頭是新手,所以也不敢自己改配方,我會試著減少水的比例~
※ 編輯: amy4834202 (110.28.172.133 臺灣), 06/04/2019 01:37: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