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領後期──閩籍女性|
◆彷彿穿越小說裡的奇女子──黃阿祿嫂
在提及古代女子時,大多浮現的都是古典婉約的大家閨秀,但在十九世紀中的台灣,艋舺卻出了一位在商場叱吒風雲的奇女子。
1860年代台灣迎來了開港通商,而1875年牡丹社事件的發生,也一改清廷過去消極治理的態度,進駐的洋行、傳教士,也為台灣的社會面貌帶來新的氣象,然而即使如此,所謂的外國人「紅毛番」仍然是不被接納的一群人,甚至被認為是低等的蠻夷等等。
而在這時突破既有社會印象的,便是一位被稱為「黃阿祿嫂」女人,她在丈夫過世後,接手丈夫的事業,在保守的時代率先與洋商往來,並且運用優秀的商業手腕,一肩擔起家族事業的重責大任,最後成為艋舺三大富豪之一,可以說是新舊並存時代女性代表。
◆閩籍女性盛裝
清領後期的女裝繡飾,不同於清中葉的緄邊寬大繁複,逐漸轉為融合了一些具有象徵的圖騰,可以說是在東方的精細中融合了西式的簡潔,在一些藏品上,甚至還可以看到蕾絲的運用。
[#破鬢梳]
前髮中分梳於兩旁,頭髮梳於腦後,是20-30歲或新潮女性的髮式。
[#立領+#緄邊]
「立領」,顧名思義是立起的領子,晚清台灣的領子大概一公分左右。早期台灣服裝的領子隨著年代有不同的流行,像是清領中期時,大多女裝並沒有將領子豎起,只是普通的圓領;而到日本時代1920年左右時,台灣流行高立領,大概五公分左右,並且有兩三個扣子。
「緄邊」,是鑲在領口與袖口的裝飾,不同於清領中期大片繁複的鑲飾,晚清的緄邊較為細小,而圖案變化也較為簡潔,這件衣服的緄邊是纏枝紋、如意雲頭紋,在整體設計上有些剪紙的意象。
[#大襟女衫]
「大襟」意指右衽的衣衫(「俗以右為大手,故名右襟為大襟」),晚清的大襟衫比清領中期的袖子來的窄,而下擺也來的更長一些。
[#馬面裙]
「馬面裙」指裙子兩側打摺,但中間有一段光面,俗稱「馬面」。清中期馬面裙有大片象徵福氣的蝙蝠、如意等等紋樣,而晚清的馬面裙則顏色鮮豔,裝飾繁複華麗。
[#弓鞋]
雖然黃阿祿嫂根據生平描述,應該是沒有裹小腳的習俗的,但一般閩籍大戶人家的女性,多有纏足的習慣。一般裹小腳女性穿的鞋子,俗稱「三寸金蓮」,因為搭配盛裝的服飾,也有許多刺繡裝飾。
◆艋舺大檀越
在艋舺地區,有一句話為:「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悄哥」,這三好,指的就是艋舺三大富商。
黃阿祿嫂據說原名為「莊斗娘」,而丈夫黃祿則是開設「料館」,專門承攬木材和樟腦的買賣,在丈夫過世後,因為七個孩子皆未到可繼承家產的年紀,於是黃阿祿嫂突破時代的眼光,以一個女子的身分拋頭露面,甚至親自上山去挑選木材,用她的專業判斷與領導能力,獲得員工的信任,並且最後取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就。
除此之外,也許是因為她這一生辛苦,所以她也樂善好施,慷於解囊,比如料館中奉祀的媽祖神像,因為靈驗而遠近馳名,於是她就將料館讓予媽祖,在地方上興建「啓天宮」,她也被稱為「艋舺大檀越」。
雖然黃阿祿嫂並非典型閩籍女子的形象,甚至無法確定其族群背景,但其精明果敢、堅忍伶俐,都是那個保守的年代裡,極為亮眼的一道光彩,因此即便這位奇女子並不被記錄在任何教科書中,我們也想藉著這一件服裝,來談談她的一生。
畢竟所謂美麗,從來不只有皮相衣著,還有心靈與內在,這是不管古今中外皆通同的道理。
下一章我們會進入到日本時代,那是一個逐漸現代化,且結合了台日洋三方的多元年代。但尷尬的民族關係卻也牽扯著人們的一生,這樣複雜的背景也使得當時的台灣時而絢爛時而哀愁,因此我們會分為三個時期,用衣服的變化去試著訴說當年的故事。敬請期待!
參考資料:〈近代台北地區的婦女活動空間及其影響: 以黃嘂娘, 莊斗娘, 張聰明為例〉、《台灣早期服飾圖錄》、夏門攝影企畫研究室、蘇旭珺《台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
委託繪師:吳乃慧(http://bit.ly/2ZbBEe0)
#鄭惠美老師指正補充
緄邊不是繡,是一種鑲緄配色;並且粉紅色大襟衫下襬的「#四關鑲」出現在1910年代,不是文中所提的1860年代。
-
小編剛剛回去找資料,發現蘇旭珺老師的《台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中,便有一段引文來自1941年吉見まつよ《服裝解說;晴著》:
「1910年左右,台灣女性曾流行一種稱之為『大板緄,反出芽』服裝,鑲邊也跟著變窄,下擺及開岔處增加一道比領,襟邊飾窄系的鑲邊,四個角落各有一吉祥象徵的裝飾圖案,稱之為『四關鑲』」
也就是說衣服下襬的鑲邊,是不會在1875年到1895年的清領末期出現的。這部份是我們的誤植,不好意思。😢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