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的文化主體性在不同的文化領域都開始受到重視,台灣的一些博物館在基於尊重文化自主性的原則下,紛紛進行了幾種不同的行動。其中之一是將庫房對原住民開放,讓原住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部落前輩的物品,進一步研究與整理傳統工藝技法。其中之二是在舉辦展覽時,不再只是邀請原住民列席,而是從展覽規劃、詮釋資料的撰寫、解說導覽的呈現方式,都深入的與原住民合作。這類型的博物館與原住民共作的展覽,已經成為近幾年台灣博物館界展示博物館行動主義的一項重要事實。除此之外,博物館與原住民共作的展覽還有另外一種形式,那就是由國立的大型博物館來帶領在地方上小型的原住民地方館。這些種種行動,都呈現了台灣博物館界、文化界對於原住民文化自主性的尊重,也希望這個合作的模式能夠成為未來博物館領域處理原住民文化詮釋、文物的「標準」態度與流程。
----------------
以「江湖之道」比喻館與部落之間義氣合作的重要性,這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林頌恩長年和部落合作的心得,以義氣相挺取得部落的信任,沒有抱持學術菁英的心態,而是以江湖之心走入部落,是成功合作的關鍵。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2007年啟動「地方原住民族文物(化)館活化計畫」以來,為長期不見起色的原民館注入了新的生命,其中「大館帶小館」以國家博物館挾帶資源與經驗,結合地方部落的智慧,舉辦特色化主題展覽,不但讓外界多了深入認識原民文化的機會,在部落間也形成保存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成功的展覽有如一場社造運動,凝聚了部落的共識,其中的合作智慧相當重要。林頌恩十多年來參與多項主題展合作策畫,包括:來義館「用手去找・新纖事」部落巡迴展、海端館「Taupas・日本軍─南洋軍伕回憶錄」,而壽豐館更相隔十年兩度以七腳川為題,策畫出兩種樣貌的展覽「遺忘中重組─悲壯的七腳川ciaksuwan之戰」、「歸途Taluma’─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過程中全憑她及參與夥伴相互間的江湖之道,解決了許多棘手問題。
「江湖上有不同門派,門派之間合作要講義氣,這和博物館與部落及原民館合作很相似,有時候要各自練功,合作時則要講義氣。」林頌恩認為「大館帶小館」一說有「帶領」的意味,會讓雙方的主體性不均等,應採取相互學習的心態比較洽當:「這接近一起練習走一段路的過程,一起做就有革命情感。」
小館往往面臨資源不足及人力缺乏等問題,導致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展覽困難重重。她談及早年原民館只有一名駐館員,從策展、田調到解說通通一人包辦,「因此要理解彼此的限制和可能是什麼很重要,多替對方考量他現實性的侷限,我們會在合作中看到彼此的欠缺和助力,這就是我所謂的義氣。」
何將單薄的人力做最大發揮,這時和部落連結很重要,讓部落成為最大的後盾,不論是精神或實質上。「除了駐館員,要如何讓部落其他人參與,認同這個價值很重要。」林頌恩指出以文化傳承光榮感號召族人投入,一起完成部落的展覽,比起大館挹注資源更有意義。例如來義館前任駐館員陳文山長時間致力於訪談耆老,深獲白鷺部落的認同,於2009年結合五年一次的盛大祭典maljeveq所辦的展覽,是全體部落投入傳統祭典,並一起完成的展覽。部落的團結帶動青少年投入部落事務的熱忱,是無形的收穫:「下一次的五年祭,青少年不再是青少年了,而是傳承的棟樑,要把白鷺文化延續下去。」這是當時青少年的心聲。
七腳川策展團隊的李玟慧,則是在2008年訪談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就是七腳川後裔,她不斷追溯七腳川後裔的族譜調查,為族人建立起強大的系譜。2018年相隔十年後,壽豐館以「歸途」為主題,從悲壯的戰役,走向現今部落文化與當代的連結共生。李玟慧和後來策畫110周年特展的駐館員曾以文,以充滿自信的亮麗色彩,一起解說與部落結合的展覽,看七腳川後裔如何從追溯歷史去認識自己的出身,找到回家的路。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ColumnDetail?id=a5dd8cac-c9b1-4b1f-87af-860719c32b56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aljeveq」的推薦目錄:
- 關於maljeveq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ljeveq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aljeveq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ljeveq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aljeveq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ljeveq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aljeveq 在 排灣族maljeveq 刺球儀式象徵勇士精神2018-03-21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maljeveq 在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maljeveq【五年祭/祖靈祭】 排灣 ... 的評價
maljeveq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古樓部落Maljeveq正祭 第五天
【送祖靈 kavuvuan】【刺球祭典Kadjuq】
.
【送祖靈 kavuvuan】
正祭第五天 是kavuvuan留在部落最後一天
午後 由族人盛裝全體於祖靈屋前歌舞歡送道別
並由祭師於祖靈屋行送靈祭儀 請祖靈們回靈界
分別由壯丁 攜帶打包之供品
引導祖靈向部落東、西兩方離開部落至界外。
.
【刺球祭典Kadjuq】
#每一個藤球都有祖靈給予的祝福
#但最後一顆球是我們稱的『命運之球』
在送kavuvuan結束後 緊接著舉行最後刺球
祭司也將十五個球帶到刺球場 將每個球刺中
在刺完十五個球後
祭司要再回到祖靈屋拿第十六個球(Kadjuq)命運之球
進行最後一顆靈球激烈搶刺
Kadjuq 靈球為最神聖 是祖靈卜下最重要的禍福
刺到這顆球的人稱之為英雄
因為部落未來五年的禍福好壞 都由這個人來承擔
刺球者不可畏刺 仍須競相搶刺
靈球自然按祖靈之意追中竹竿
這顆球是福是禍沒有人知道
當最後一球被刺中之後
所有拿刺球竿者立即把刺球竿倒下抬回家裡
表示這竹竿會帶來福氣 同時刺球架也必須馬上拆除。
巫師要到刺中最後一球者的家中為他祝禱 解除禁忌
希望他在未來五年不要受太多的災禍。
當天晚上部落的族人要到刺中最後一球者的家跳舞
一者感謝他將為部落承載禍福
一者要安慰因此球帶來的運氣關係著家族裡全部的成員。
「以往,家族中的女性知道球落自家,聽到消息就開始哭泣,那是很難承受的重量」
.
#Maljeveq
#來義趟部落影像工作室
maljeveq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受邀到古樓部落,參與五年一次的「Maljeveq」(可稱為人神盟約祭),心裡很是激動。傳承已久、卻被曾經統治的政權視為落後的傳統祭典,在大家通力合作下,如今成為政府肯認的文化資產。
我們這些年鼓勵、協助各部落及協會踴躍申請登錄文化資產。目前,查閱文化部文資局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屏東縣有72筆,數量遠遠超過第二名的29筆,遑論其他。而國定的文化資產中,排灣族的祖靈柱、鼻笛、舊部落建築,也都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除了文資提報件數偏低的問題,還必須增加政府相關資源的挹注、強化文資法規政策的多元文化敏感度,才能更有效保存文化資產,這些都是該繼續努力的地方。
原住民族的文化,是台灣社會共同的驕傲與資產!過去麗華透過參與、關注,守護我們的文化,未來也將持續與更多地區族人並肩,發揚文化的價值與產值。
#把根扎深把夢做大 #伍和您一起
maljeveq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aljeveq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aljeveq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aljeveq 在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maljeveq【五年祭/祖靈祭】 排灣 ... 的推薦與評價
maljeveq 【五年祭/祖靈祭】 排灣族最慎重與嚴謹的祭儀,是每五年與祖靈相聚的盛大聚首活動-... ... <看更多>
maljeveq 在 排灣族maljeveq 刺球儀式象徵勇士精神2018-03-21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ipapuligu a rara'acan itua ljeveljeveqan nu maljeveljeveq早期 maljeveq (人神盟約祭),長達15天以上,從準備材料到祭典完畢,一連串的活動以男、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