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日我出咗個post ,講小朋友成就,然後收到blog 友PM,真係好感觸,今日再睇到以下分享文,我覺得做父母有時真係行錯咗選擇錯咗,有D 嘢真係要臨崖勒馬_
其實有咩重要得過留住條命! 父母要好好反思吓!
【教養之道】因愛之名行害之實 父母的悔過書 (copied from Apple Daily News)
在瑪麗醫院J座五樓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 診所,每日都有爸媽帶着不同年紀的小朋友、青少年來求診。當中有一批小朋友,他們既不是自閉、不是ADHD、也不是亞氏保加症,他們身體健康、資質聰穎、家境良好。他們有的是追求完美的媽媽、或爸爸、或爸爸媽媽。結果,他們都得了抑鬱和焦慮,要找精神科醫生幫忙。在診症室裏,醫生看看小朋友、看看大人,看到了爸爸媽媽一張張懺悔的臉。
「一位爸爸同太太講:你搞到個仔入精神科啦!」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說,帶子女來診症的父母,不少人都有自己的悔過,他們雖然很少宣之於口,但從神情談吐會告訴你:他們知道自己走錯了路。
「追求完美,是父母行錯路的源頭。」
陳醫生分析,近三至五年的競爭幼齡化,由爭入名牌小學、到爭入名牌幼稚園,現在是爭入名幼主辦的playgroup。競爭推前,一、兩歲的幼兒面對的不再只是嬰兒爬行比賽,而是入學競賽。
在陳醫生的診症室內,有一個家庭玩具模型,彷彿告訴我們:父母愛得恰當,子女才能健康快樂成長。
不夠叻不夠好>>>谷到盡
「明明仔女一出世,只想他健康快樂,點知要求越來越多。」明明是愛仔女的,卻逼到他們入精神科,爸媽的悔過書是怎來的?陳醫生說很多父母有共同的心結:「大家內心深處都想要一個perfect child。」當子女慢慢長大,發現他們與「完美」距離越遠,不夠人叻、不夠人好,父母就開始失落。失落促使父母加把勁,設法把子女變回「完美」,結果演變成過度學習、谷得太盡,就成了精神科處理的個案。
「有些小朋友唔受谷,情緒很快爆煲。有些初期受谷,到青春期來一個大反叛;有些遲至入大學之後才爆,這種情況最可怕。父母那時才來後悔,已經太遲。」陳醫生說,他們收的大學生個案增加,但與此同時,轉介來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年幼,「我們看轉介紙嘅時候,發現有些case小朋友只有4、5歲。」
「父母的愛,若用得好,可以成為子女嘅保護網;用得不好,就會像利刀一樣傷害他們。很多抑鬱、焦慮是後天導致的,我們治療小朋友甚至青少年之前,經常都要先教父母怎樣去愛。」
陳醫生透過兩個真實個案,說出父母如何以愛之名、傷害子女。前車可鑑,接受子女的不完美,快樂的兒童會越來越多,爸媽的悔過也會越來越少。
個案1:女童𠝹手自殘 母:由得佢
一位在國際學校讀書的小妹妹,雖讀國際學校,但家境比不上其他同學富裕。媽媽希望她將來生活好,因此對她要求很高,要她讀好書,將來要考到獎學金去美國長春藤聯盟(Ivy League)。小妹妹因而對自己要求也很高,考試考到90幾分都不滿意。在長期壓力之下,她慢慢出現抑鬱症狀,開始𠝹手自殘,最後被轉介入瑪麗醫院。陳醫生建議小妹妹入院觀察,想不到卻被媽媽拒絕。媽媽質疑女兒小小辛苦都捱不到,將來怎樣讀到好大學,還說:「陳醫生,咁緊張做乜?𠝹就由得佢,𠝹咗舒服啲,之後繼續讀書咪得囉。佢又唔係要死。」這番話,令陳醫生印象深刻。
陳醫生說,父母追求完美,反而會對子女造成傷害。
給父母的話:若太早谷盡會斷線
一個人是甚麼材料,慢慢便會顯露出來。若太早谷盡,日日要出120分力,孩子那條繃緊的弦線會斷裂。其實,平時讀書出90分力就夠,到中學公開試那幾個月才出100分力。況且讀大學又不一定要讀到Ivy League,讀HKU一樣好。
個案2:尖子循規上大學 方知天外有天
一位讀中文大學的男仔,成長於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教師,有教養、說話陰聲細氣。他由小到大一直乖仔,從不令媽媽動怒,又經常和父母返教會,是旁人眼中的模範家庭。媽媽在教養上喜歡說guilt talk,溫柔地說一些令兒子感內疚的話,這種道德上的緊箍咒,成功令兒子一直在父母預設的軌道上成長。男仔的讀書成績亦一直很好,中學時更當上Head Prefect。後來考入中大繙譯系,才赫然發現這世上有人叻過自己,因而大受打擊,出現心理學的「panic attack」。他漸漸經常走堂,怪自己不夠好,偷寫紙仔說想死,又用紅油在家牆上寫「fxxk Jesus」。之後更開始凡事質疑、去廟街看妓女、懷疑上帝、不返教會、認為自殺是一種主宰自我生命的體現,結果轉介陳醫生幫他做心理治療。
給父母的話:做個70分媽媽就夠
孩子從小在完美環境中長大,遲來的反叛,破壞力往往大得驚人。父母給子女最美好的東西,但現實卻並不這樣完美,孩子有一天看到了真相,會承受不了。我們無需要做完美父母、不必提供無菌環境,「做一個70分媽媽就夠,讓阿仔看到你那30分的弱點,也讓他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也是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女童走出焦慮 繪本分享經歷
15歲的Audrey,年幼時曾經患上急性焦慮症(acute anxiety),需要向陳醫生求助。這病令Audrey體會到極端的焦慮影響日常生活,康復後她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故事,並自畫插圖,印製成繪本《Lucy WORRIES》。
《Lucy WORRIES》講述一位7歲女孩,常常擔心壞事會發生在她身上,以致睡不安寢,食不知味。最後媽媽與她同行,陪她一齊打倒病症。Audrey希望透過故事,將她自己打倒焦慮症的經驗與其他父母和孩子分享。陳醫生在書末寫道:「80%有焦慮的孩子,都有焦慮的父母。父母可以成為好榜樣,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nxiety attack症狀」的推薦目錄:
- 關於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Maggie Mags Storyteller 金麥豬樂悠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藍奕邦 Pong N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恐慌症發作急救方法panic attack怎麼辦? - YouTube 的評價
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藍奕邦 Pong N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從今年年初,開始深入研究及了解壓抑的情緒如何可以引發身體各樣千奇百怪的痛症與毛病後,我扭轉了我治療方向,繼而找到我真正需要的協助,著手處理多年來沒有真正處理過我焦慮、團積的壓力與創傷後遺,終於,我從困了三年的死胡同內慢慢走出來,真的開始康復起來了。
我終於明白到自己為何倒下來,為何在我倒下來的時候倒下來,為什麼我痛的部位會病,為什麼我的痛症會全身游走變化多端,為什麼在某時候某部位的不適會特別嚴重。
我亦終於了解到為何過往幾年,幾乎什麼傳統中西醫都看過,幾乎什麼檢查都做過,當中雖然遇過好幾個很熱心幫忙的醫生,仍然無法解決身體上的各樣問題,當中包括去年治療顳顎關節症候群(TMJ)的牙套療程。
去年年中被診斷患上TMJ之後,我急不及待跟大家分享消息,牙套戴了不夠半年其實舒緩已經樽頸,身體其他地方如膝蓋、手腳亦開始痛起來,焦慮也惡化起來,驚恐症發作 (panic attack)亦越來越頻密。這個經驗,令我這段日子非常擔心再分享自己的康復過程,尤其是這一年來發現自己分享的訊息有很多人留意,有很多朋友亦在社交平台上找我尋求協助,我覺得我要對所有同樣受病患煎熬需要協助的朋友負責任。所以,今次我決定等到現在自己真的康復到一個水平,對自己狀態有一個更深層的了解和新的領悟,才跟大家交代清楚。
去年的TMJ診斷和治療為我帶來又一場空歡喜,我也很失望,也可能為大家帶來一場空歡喜,我很抱歉。
但請明白這就是情緒病最可怕的地方,也是我們情緒病患者的悲歌。情緒病不單影響情緒,更可為身體帶來無窮無盡真實的症狀,並非我們幻想出來。然而,我們因各樣身體問題看不同的醫生,游走在一個不知道如何幫患者處理表症之下的焦慮、壓力與創傷的醫療體系,既不治標也不治本,醫者最後通常幫不到病人之餘更只會將責任拋回病人身上,令病人更自責繼而更不舒服。
既然是情緒問題誘發,哪不去看精神科?我經驗是,精神科提供的只有藥物,沒有其他。我由15年到16年看了整整一年,亦吃了一年不同種類的精神科藥物,高峰時期一日八粒藥,身體的毛病仍沒有什麼改善,只是麻木到人不會對自己的不適作出反應,把自己原本已抑壓要釋放的情緒再更抑壓。
經過這大半年努力地與一位有經驗的治療師處理自己抑壓良久的焦慮、壓力與創傷,我現在可以說,我已經將我的創傷後遺差不多完全療癒了,身體的各樣痛症毛病好了一大半,焦慮減輕了,驚恐症發作亦完全停止了。從我之前的post你們已經見到,我亦籍此和爸爸亦重新修補好關係之餘更能以一個新姿態與他連線。更重要的是,現在我終於覺得不需再躲在加拿大,我真的可以回港慢慢重新投入正常生活。
說到這裡,我其實也很心痛,因為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很多跟我有同一樣的經歷,但還未找到出路的人,當中身心所受的苦,和承受別人的誤解,未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明白。所以,我只希望,我的post可以會大家帶來一點點的希望,可以知道情緒病與痛症是緊密關連之餘,是真的可以好起來的。我會繼續講解更多,希望大家繼續留意。抱歉暫時未能逐一回覆你們的私信,希望遲些狀態再好些我能逐一解答吧。
#藍奕邦歸位
#別忘掉原是靠堅持醫好每個傷患
#至少我明白
#情緒病不是罪
#你可以好起來的
#endthestigma
#mentalillness
#anxiety
#panicdisorder
#ptsd
#youcangetbetter
anxiety attack症狀 在 恐慌症發作急救方法panic attack怎麼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