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毅資產的文章中,文後邱國鷺提到他認為2018年會是中國去槓桿的一年。什麼是去槓桿?對於經濟與股票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去槓桿簡單來說就是「去債務」,降低負債/所得比。槓桿率過高會導致負債方的償債壓力過大,甚至無法維持,進而出現違約或破產的情況。如果一個國家僅是用債務去推升國內的經濟成長,其實內部是十分脆弱的,應盡早在泡沫破裂之前懸崖勒馬,找出穩健發展之道。
之前Dalio訪問中國時,也看過有人撰文討論過這個問題。其中一個論點就是Dalio和BridageWater對宏觀債務的研究是非常深入而有系統的。橋水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搜集了過去歷史中的去槓桿案例,分析並找出這些案例的共通性並得出結論,做為橋水本身投資的決策依據。
這在Dalio的書中也有提到他人生中的一大失誤,就是因為其對債務、槓桿和違約判斷完全錯誤。1979-1981年,美國陷入經濟衰退,Dalio認為「我們債務的龐大規模意味著這場蕭條將和1930年代一樣嚴重,甚至更糟」。1982年時Dalio出席國會聽證會,在電視上自信的說出看法並留存紀錄。但事實是,美國經濟並沒有崩潰,但押注崩盤的Dalio卻差點破產。
2012年2月,Dalio發表了一篇報告《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s》。這篇文章網路搜尋的到,共31頁,很推薦大家去下載來看。裡面描述去槓桿的路徑與過程,並提出6個歷史例證來使讀者更進一步了解,讀完這篇報告絕對可以了解去槓桿的框架,對於日後的研究很有幫助。
簡單來說,去槓桿有四種路徑:
1) debt reduction債務減計
2) austerity緊縮政策
3) transferring wealth財富移轉
4) debt monetization債務貨幣化
四條路徑雖說目標一致,但過程中造成的影響卻有不同。成功的去槓桿應混合四項措施,正確的搭配使用以達成平衡發展,使經濟回復到正常的水平。
在這6個案例中,目前最成功的去槓桿可以說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去槓桿,經濟衰退僅維持了短短幾個月,藉由QE措施造就了長達近十年的大牛市。而失敗的案例包括日本泡沫經濟後到現在的衰退情況,以及西班牙,在歐盟的牽制下,經濟政策無法自主所演變的經濟狀況。有關歐盟經濟與貨幣政策的討論可以看史蒂格勒茲寫的《失控的歐元》(The Euro),裡面描述的也很詳細。
去槓桿的結果可以的結果可以是正面,讓經濟復甦,但不善的運用也可以演變成一場災難。在債務上升與違約問題顯現之時,就應該提高警覺,設法改善扭曲的經濟活動與資產價格。經濟成長需攸關政府、企業與個體之間相互引導與調節,危機發生之時,如何通過合理的政策(例如印鈔與貨幣貶值),提高充沛的流動性與信用,並藉由預期心理提高民眾的信心,穩定創造成長。
中國未來的去槓桿政策會如何執行?是大家持續討論的問題,不過有一點與過去不同,以往的去槓桿都是不得不做,但中國目前並沒有發生什麼金融危機,去槓桿的政策勢必牽涉到權衡利害關係,更加考驗了中國政府的決心與處理能力。Dalio在報告中指出,經濟的運行規律其實是不變的,研究過去的歷史,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做出更有效的規劃。
對於中國經濟未來展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從另一本2016年出版的《剛性泡沫》這本書。這本書也是針對中國過去幾年的經濟發展現象,包括政府政策下所造成的「隱性擔保」問題,影響信託、房地產甚至股市等各個層面的價格上漲,埋下不可小覷的未爆彈,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地位,若炸彈爆炸,也不可能只是中國自己的事情而已。定期清理經濟中的廢物,恢復系統的健康。如何去清理債務堆積、殭屍企業、產能過剩等問題,讓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其他產業得以穩健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
Search
austerity 中文 在 Imagine if the... - Schott Foundation for Public Educ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Under the logic of austerity, budget cuts and high-stakes testing go hand in hand: instead of policymakers finding systemic solutions t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