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殖民主義】
打從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1451-1506)於1492年開始,在西班牙君主夫妻:國王費南多二世(Fernando II de Aragón el Católico,1452-1516)與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1504)支持下,航向滄茫大海,前往遙遠東方尋覓利潤豐厚的香料與黃金,卻不小心四度橫越大西洋發現美洲新大陸後,這塊尚未被利慾薰心歐洲人染指的淨土就此迎來急遽變化。
先是哥倫布抵達加勒比海鄰近區域和中美洲,後有科泰斯(Hernán Cortés,1485-1547)在墨西哥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其中共同點都是大肆殺戮原住民與摧毀當地文化,比如科泰斯最為人所知的〝事蹟〞就是一手傾覆曾在當地權卿一時的阿茲特克帝國。
雖說1428年才由三個城邦組成帝國,阿茲特克文化在西元14-16世紀已高度發展,雄踞於現今墨西哥中部與南部,成為當時美洲最發達的文明體系。不過就在1519年國力達到巔峰之後才一年光景,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科泰斯。起初阿茲特克人還以為科特斯是他們所愛戴的白皮膚天神〝羽蛇神〞降臨世間,全國上下皆給予熱烈歡迎,想不到這正是巨大災難的開始。
除了兩位君主先後被西班牙人俘虜甚至殺害,這些西班牙人還帶來了致命的天花病毒。美洲原住民久居歐洲境外,對於病毒絲毫沒有招架之力,短時間內便造成大量死亡,根據後世史學家推估,原住民死亡人數大約佔當時人口比例50%以上,甚至高達90%,簡直是另一種形式的種族大屠殺。
其實科泰斯當時帶領的西班牙軍隊規模不超過1000人,但一來有天花肆虐,二來利用帝國內部勢力矛盾使其彼此鬥爭,再來就是那時美洲並沒有馬匹,當西班牙人的戰馬對上一臉無辜,適合負重駝物卻不利衝鋒奔跑的羊駝(Llama)時,阿茲特克人完全無法招架,可說是所向披靡無人可擋。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當然就是西班牙在美洲陸續建立殖民地,不只加勒比海諸島,北美西部沿岸,即如今的美國加州,直達阿拉斯加,都曾是西班牙帝國領土。直到19世紀,這些殖民地陸續爆發獨立運動,西班牙才乖乖讓出殖民地,這也是為何現在中南美洲多通行西班牙語,而加州到處都有西班牙地名、路名和西班牙遺跡的原因。
========================
對於西班牙殖民歷史稍有概念後,終於要來聊巧克力了。
古時候交通與資訊傳播方式大多受到限制,除了地緣關係之外,貿易和戰爭往往是異文化接觸碰撞最直接的方式,比如加起來纏綿共數百年的十字軍東征和蒙古西征,便是東西文化交流的顯著例子。
若要說起地球史上最大規模的文化交流,大約是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起,人類開始大規模航海活動,讓舊世界與新世界彼此的生態、物種、文化,甚至病菌都有了相互流通的機會。這般從此扭轉地球文明的多重現象,被美國歷史學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1931-2018)稱為『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
科泰斯顛覆阿茲特克的墨西哥文明也是『哥倫布大交換』一例。
除了將西班牙文化傳播至美洲,阿茲特克的產物也被他帶回了西班牙,巧克力就是如此來到歐洲。據說當科泰斯在解決兩任阿茲特克皇帝,征服墨西哥後,於1527年回到故鄉時,餐桌上已經每日必備一整壺熱巧克力,只是不同於阿茲特克人會在巧克力裡加入麝香和辣椒,科泰斯頂多加入香草和蜂蜜。
阿茲特克人將巧克力視為諸神的飲料〝tchocoatl〞,將巧克力豆烘焙炒過,輾壓磨碎,再和滾水調和後製成,不但神聖,同時具有催情效果,只有貴族和士兵有資格享用。為了增添香氣和美味,還會再加入蜂蜜、香草、麝香和辣椒,若是用於戰場需求,還可加點玉米粉增添熱量。
直到現在,比較傳統的墨西哥料理中還有巧克力辣醬(Mole Poblano)燉肉等菜色。人在加州,恰好有許多機會可以品嘗到老墨菜,不得不說,這些巧克力料理其實滋味豐富頗為美味。
========================
早在西元前1000年左右,中美洲古文明馬雅帝國時期便已開始栽種可可樹,而可可的學名〝Theobroma cacao〞要到1737年才由瑞士知名學者,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1778)命名,意喻〝神的食物〞。
雖說科泰斯本倫相當喜愛巧克力飲料,但也要到1585年,第一艘商船從墨西哥運來大量可可豆,即使價格高昂,仍是迅速銷售一空,巧克力才從西班牙開始往歐洲各國散布開來。與我們如今熟知的巧克力甜點不同,十七世紀的歐洲人會把巧克力加入許多菜餚,其中有鹹有甜。
而連續兩位來自西班牙的法國王后:路易十三王后〝奧地利的安妮〞(Carl von Linné,1707-1778,因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源於奧地利,故有此名)與路易十四王后〝西班牙的瑪麗•特蕾莎〞(Maria Theresa of Spain,1638-1683)在母國時期便養成對於巧克力的喜愛,於是最擅於上行下效拍馬屁的凡爾賽宮廷也開始流行起巧克力。
1659年,巧克力型態有了重大進展,終於從液體進化成固狀,但卻要等到1774年才首次成為甜點用料,被做成巧克力手指餅乾,這時候距離法國大革命也不遠了。之所以要等到這麼晚才吃得到甘甜可口的巧克力餅乾,有部分是因為可可原料依舊昂貴,貴重到被當成藥品使用→如同在17世紀中期,歐洲人在加勒比海海域大量種植甘蔗製糖之前,糖也非常珍貴,珍貴到任何含糖的糕餅都被視為可治療百病的藥物。
隨著歐洲人在加勒比海製糖事業愈形擴大,蔗糖也跟著普及。然後1828年時有位荷蘭人范.豪登(Coenraad Johannes van Houten,1801-1887)找到去除可可脂的方法,讓可可更方便製成粉末,且可可粉更容易溶解於水中,巧克力製作自此有了重大突破,各種成品形式也越來越多樣。糖加上巧克力,這個甜蜜又邪惡的組合迅速在歐洲人的日常飲食中勢如破竹,攻城掠地。
========================
巧克力既然逐漸成為歐洲人飲食內容的要角,自然也會被畫家記錄下來。
靜物畫最早源自古希臘羅馬,比如龐貝城出土的壁畫中便已可見到,到了16世紀時成為繪畫分類中重要的單獨流派,讓許多畫家藉此實驗畫面中物件的各種排列與構圖效果。
17世紀荷蘭靜物畫一直在此中佔據相當地位,不僅數量龐大,從畫中物品象徵和各種宗教隱喻,都讓人得以一窺當時的文化氛圍。不同於荷蘭食物靜物畫裡的成堆食物和器皿通常看似隨意擺放,以營造一種正在用餐的動態感,西班牙靜物畫通常會讓物品整整齊齊排列妥當。這些有趣的對比或許也顯示出,荷蘭以經商貿易的中產階級為主,階級與財富較為平均的社會情境,相較於西班牙仍是君主威權與宗教宰制下階級分明的相對差異。
========================
巧克力在歐洲最早於西班牙開始風行,因此西班牙食物靜物畫之中時常出現巧克力也很合理。被譽為『西班牙卡拉瓦喬』的西班牙巴洛克畫家祖巴蘭(Francisco de Zurbarán,1598-1664)因其出色運用卡拉瓦喬的明暗對照技法和暗色調主義而有此稱號,除了宗教聖徒之外,靜物畫也是其專長主題,《靜物與檸檬、柑橘和玫瑰》(Still-life with Lemons, Oranges and Rose)是他在1633年時作品。
祖巴蘭擅長採用巴洛克藝術中著名的強烈明暗對照方式凸顯主題,但畫風較為嚴謹,缺乏實驗性→猜測應該是個古板的傢伙。他與委拉斯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同為西班牙17 世紀藝術黃金時代最重要的兩位畫家。祖巴蘭一輩子沒去過義大利,是否有臨摹過卡拉瓦喬作品也不可知,但卻是終生卻堅守暗色調風格。
《靜物與檸檬、柑橘和玫瑰》堪稱他生涯靜物畫顛峰之作,也是唯一畫家本人在作品上簽名的靜物畫,請努力瞧瞧畫作右下角便可見到。畫面中有一盤檸檬、一籃橘子,上頭點綴幾株柑橘花,另外還有一杯巧克力和一朵粉色玫瑰;為了突顯主題,背景漆黑一片,桌面也使用暗棕色調處理。
========================
祖巴蘭以極為細膩寫實方式描繪這些物品:檸檬在熠熠生輝銀盤上反射出的倒影、中間柳條籃的精緻細節和在光亮桌面上的柔美映照,與其他物品大量細節完美呈現。整個畫面的光影技巧可說發揮得淋漓盡致又微妙精準。對比暗調背景和桌面,確實成功突顯了水果的明亮色調。這些出色技藝都可顯示出畫家對於油畫顏料的精深了解和善於運用。
畫面中物件看來彼此不太相關→有人同時喝熱巧克力加檸檬汁嗎?此類主題傳統上可以解釋成對聖母瑪利亞的敬意。以這個角度來看,檸檬可視為真誠,柑橘代表貞潔,玫瑰則象徵神聖之愛。而且畫面構圖分成三部分,也可認為是基督教義中的三位一體。
雖說從宗教角度說來,所有解釋都頗為符合情理:在強光照映下,畫面裡結構單純的物品擺置從陰影中浮顯出來,形成堅定穩固的存在效果,水果也如同雕塑般凝結於空氣中,讓畫作氣氛都神聖莊嚴得像是教堂祭壇畫。像這般從日常事物中看見神的寓意,正好便是西班牙傳統宗教精神。
但實際上從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是祖巴蘭本倫要表達的意圖。
根據後人進行X光照射分析,其實畫家原來還畫了一盤焦糖甜薯(sweet potato,可能類似今日拔絲地瓜),甜薯其實也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從中南美洲引進的植物;以年代來看,此時甜薯出現在歐洲的時間不過約莫30年左右。這種運用昂貴蔗糖製作的食物在當時絕對是只能由富貴人家拿來品味兼享樂。
所以若純粹使用宗教意涵解釋這幅畫作,可能就太狹隘了
========================
既然顏料底下藏著焦糖地瓜,不妨也可以嘗試以世俗角度觀看。
檸檬因為結實眾多故象徵豐饒多產。籃子裡的柑橘和橙花通常也代表婚姻。熱巧克力加上蜂蜜或蔗糖的甜味在當時很受女性歡迎,而且這杯熱巧克力放在象徵女性的玫瑰花旁邊,暗喻可能是為某位女性準備。因此又可以看成與女性婚姻和家庭生活有關。
另則熱巧克力的出現也說明自從科泰斯征服阿茲特克,帶回可可後,巧克力逐漸成為西班牙人日常飲品,於是這項被我們現代人早已習以為常的甜點,在西班牙靜物畫裡,同時標識著西班牙帝國殖民勢力的狂妄擴張與傲人榮光,更或許也是畫家為祖國殖民志業自豪的表現。
#2019秋季講座~台中場報名開跑,請點進活動頁面留言報名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390793841188512/
#想吃巧克力了嗎
#西班牙 #巧克力 #巴洛克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哥倫布大交換背景 在 哥倫布大交換與近代世界之展開| 人文與科技的對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拍攝日期:2021/05/12 主講人:魏國彥(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臺大演講網Website: http://speech.ntu.edu.tw Facebook: ... ... <看更多>
哥倫布大交換背景 在 哥倫布大交換五大作物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哥倫布大交換文化,哥倫布大交換心得,哥倫布大交換馬鈴薯,哥倫布大交換背景,哥倫布大交換天花, ... ... <看更多>
哥倫布大交換背景 在 [心得] 美洲被歷史遺忘的一頁姆波羅雷之役-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時代背景:
公元1492年 哥倫布的艦隊抵達新大陸
開啟了哥倫布大交換的序幕 與美洲原住民的悲歌節奏
帶著火器的征服者 拿著聖經的傳教士 以及拿鞭子的奴隸販相繼踏入新世界
一個半世紀之後 美洲大陸已經變了個形狀了
殖民地紛紛建立 傳統文化被摧殘蹂躪 原住民成了賤畜般的奴隸
其中 耶穌會的傳教士致力於中南美洲建立"Jesuit reduction"
也就是所謂的-耶穌會集合傳教村 來方便傳教
它們多處於離沿海殖民地較遠的山區地帶 吸收邊疆"未開化"的原住民入村
具體位置為現今阿根廷 巴西 玻利維亞的部分區域
雖然天主教是摧毀美洲原生文明的元兇
但值得一提 在集合傳教村內生活的美洲人維持著不受剝削的隔離生活
居民在西方莊園體制下勞動自給自足
人身安全與尊嚴都得到保障
這些受洗禮的傳教村 在邊疆地帶維持著高度自治和經濟上的成功
但隨之而來的 是被稱為"Bandeirantes"班德蘭斯 也就是奴隸販子的垂涎
他們是由第一代武力征服者的後代及新抵達的冒險者的綜合體
當時三角貿易(歐洲 非洲 美洲)有著豐厚的利潤
而相較非洲運來的黑奴 直接從南美洲抓來的原住民送去北美成本更低
至十七世紀中期
沿海地帶的原住民都差不多死光或被抓完了
班德蘭斯於是開始把腦筋動到這些傳教村上
一開始都是低調的小股騷擾或詐騙
比如說穿僧袍戴著十字架 裝成耶穌會士到村子附近唱彌撒的歌
等被引出村子的人多了之後再全圍捕起來發大財
到了後期 吃定了被禁止擁槍的原住民難以反抗 於是開始明目張膽的進攻
攻入村子之後 就開始上一世紀的那套燒殺擄掠 神父修女也不放過
因此 好幾個傳教村都被廢棄
姆波羅雷之役:
公元1631年 大部分的傳教村遷移到西班牙殖民管轄範圍的烏拉圭
另一方面 面對殘忍的侵略行動
耶穌會士也回到歐洲四處奔走 呼籲社會對殖民地慘況的重視
進而引發了著名的"Noble savage"也就是高貴野蠻人議題的人權探究
其中最重大的成果 是獲得西班牙王室與西印度理事會的許可 以及梵諦岡的支持
傳教村得到了擁槍的權利(而且還得到一批武器)
接下來幾年 傳教村開始了武裝化
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西裔軍官被派到傳教村組織民兵
神父與修士以及瓜拉尼人們開始了武裝和訓練
並開始與班德蘭斯有了零星的小規模遭遇戰
公元1641年 大批的班德蘭斯聚眾 他們打算一舉消滅掉原住民的武裝力量
面對威脅 阿爾法羅神父和羅梅羅神父領導了4000多人的民兵與之展開決戰
該年3月11日 在現今阿根廷的米西奧內斯省Panambí鎮
背著弓箭以及火槍的瓜拉尼人鬥志高昂 尤其擅長對付馬匹
民兵部隊在地利下不斷削弱對手
並最後在一次決定性攻勢下大破了班德蘭斯的部隊
奴隸販子集體投降後逃離 自十五世紀末以來的美洲原住民悲歌開始
原住民的武裝力量首次能取得如此大勝
是為"Battle of Mbororé"姆波羅雷之役
後續 染血的十字架:
班德蘭斯戰敗後 跑到聖保羅去向當局控訴原住民武裝叛變
(因為奴隸販子的組合很雜亂 裡面也有官股的傭兵)
巧合的是 從馬德里和羅馬來的神父也剛好來到里約熱內盧
他們擁有皇家憲章 強烈譴責了班德蘭斯人口販賣的活動
西印度理事會因此承受了龐大的壓力
一方面不只北美洲 中南美洲的殖民地 大量的經濟作物莊園都需要奴隸
但面對已經領洗 受教化的傳教村居民 又有道德方面的考量
兩邊僵持不下
後來... 當局還是與莊園主妥協 開始大量驅逐傳教村的耶穌會士
另一方面 由曼努埃爾皮雷斯領導
一支由450名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組成 手持火槍的正規軍
與擁有700艘獨木舟和2700名圖皮弓箭手組成的複合軍團成立
在西班牙當局的默許下
這支由外國人與原住民組成的兵團
殘酷目的是摧毀烏拉圭和巴拉那河沿岸的所有東西
當然 還有奪走所有"潛在"的奴隸
一時之間 巴拉那河沿岸烽火連天
少數不肯離開的耶穌會士留了下來 與瓜拉尼人一同浴血奮戰
但直至最後他們仍遭到失敗
幾處傳教村被攻滅 教堂遭掠奪 戰俘被被報復性屠殺
其過程後來被拍成電影"The Mission" 教會 (勞勃·狄尼洛主演)
曼努埃爾皮雷斯的兵團慘無人道的行動受到各方強烈譴責
直至最後也沒消滅掉所有傳教村
就這樣
經過一個世紀的邊境紛擾 問題仍沒得到解決
最後的最後 當局決定用政治手段丟開這燙手山芋
公元1750年 簽定馬德里條約
西班牙將烏拉圭河附近的領地割讓給葡萄牙 其中包括了烏拉圭河東邊的眾傳教村
面對如此政治切割的變數
傳教村出生的塞佩提阿納淤(好難唸的名字) 率領民兵反抗 引起瓜拉尼戰爭
他們打敗了西班牙的軍隊 逼迫當局簽訂瓜拉尼停戰協議 (1754年)
而如此壯舉 卻也只是延緩傳教村的最終失敗
公元1756年 西班牙和葡萄牙卯起來 打算徹底解決"問題"
他們集結超過3000人的聯合部隊 大軍向內陸出發
這次戰局再無懸念 一路摧枯拉朽鎮壓了叛亂
戰爭結束後 超過1500名的瓜拉尼民兵被屠殺
傳教村的勢力至此再起不能
公元1767年 延續了兩個多世紀的耶穌會被徹底逐出西班牙殖民地
傳教村即逐步的覆滅了 成為奴隸襲擊的受害者或被歐洲殖民社會所吸收
少數傳教村成為新殖民地 但大部分都被棄置成為廢墟
一段可歌可泣的原住民奮鬥史 也至此消逝 成為歷史巨輪的背景
以上分享 謝謝大家
--
81887 =爆 3/08 ken112290 □ [爆卦] 顏寬恒去死啦
81888 71 3/08 mquare □ [新聞] 顏寬恒怒:讓他消失在地球表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08.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56009803.A.CFC.html
這上下游聯合起來的社會影響力 足以撼動西印度理事會的決策
一邊是龐大的現實利益 另一邊是信仰與良心
高度自治的聖保羅當局最後還是選擇與奴隸販子還有莊園主妥協
另一方面 一開始派槍給傳教村要是讓他們自衛
結果到瓜拉尼戰爭的時期 獨立的火苗已經開始萌芽 (就像台灣民主國)
西班牙人跟葡萄牙人都不樂見這塊土地的原住民建立第一個獨立國家
白人至上 耶穌就下去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