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與開始 ◎ #辛波絲卡 著,#林蔚昀 譯
每場戰爭過後
必須有人打掃。
畢竟東西
不會自動歸位
有人必須把瓦礫
歸道路邊
這樣載滿屍體的推車
才能通過。
有人必須辛苦地走過
汙泥灰燼,
沙發彈簧,
玻璃碎片,
還有染血的破布之間。
有人必須拖來木柱,
用它支撐牆壁,
有人必須給窗戶裝上玻璃,
把門嵌進門框。
這不是很上相,
而且要花許多年。
所有的攝影機
都到別的戰場去了。
橋必須重建,
火車站得蓋新的。
袖子會因為不停捲起
而破爛不堪。
某個手持掃帚的人
回憶過往。
某個人聆聽,
點著他沒有斷掉的頭。
但在他們身邊不遠處,
已經開始出現
會對這些事感到無聊的熙攘人群。
偶爾還有人
會從灌木叢底下
挖出生鏽的論點
然後把它放到垃圾堆上。
那些知道
這裡發生過什麼事的人,
必須讓路給
那些知道得很少的人。
還有那些比很少還少的人。
最後是那些幾乎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在把因果
覆蓋起來的草地上,
有人必須躺著,
嘴裡叼根草,
望著雲朵發呆。
--
◎作者簡介: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波蘭女詩人/翻譯家,波蘭最受歡迎詩人,國際文壇公認當代最具代表性、影響力的詩人之一,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的詩作語言平易卻氣韻交響,意象沉靜而精準,以小喻大,筆帶幽默,注視當代,投以關懷;詩題常在看似平凡日常的生活細瑣中,發掘其中浩瀚,連帶將詩意提升到更廣袤又深層的哲學意境,如戰爭、死亡、傷痛,開闊詩的意境,對生命提問,對人間悲憫。
◎譯者簡介:
林蔚昀
1982 年生,臺北人。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 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回家好難》,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向日葵的季節》等作。
--
◎小編宇翔賞析:
從詩題就可以預見這首詩的長鏡頭特性,對時空的凝視,從結束到開始,彷彿也隱喻了其後將周而復始。明知回溯的過程將飽富意義,但我們往往在事件結束後,就轉移了注意力。長鏡頭必然是乏味的,但長鏡頭也必然是真實的,因為沒有任何剪接,沒有對重點的捕捉,也沒有對任何細節的放過。我總是認為,影像,不管任何形式,一幅影像的核心往往不是站在最前頭的人物,而在於它的背景。可以這麼說,辛波絲卡的這首詩中,是沒有人物的,只有與背景融合為一的眾生相。
當攝影機這類講求迅速的容器轉移他處時,詩便擔當了這個長鏡頭的角色,並提取角落中的陰影,濃縮為高溫流動的金屬液體,具有高度塑形力,並且,當然,比影像來得長久。當過往事件不斷被覆蓋、取代、移除的時候,詩選擇原地重建這面對著消逝的時空,就像戰後的平民重建他們的家園,畢竟總有什麼是不可替代的,是必須留存的。這首詩揭示了這樣一件事:我們必須相信,時間不會輾碎一切,只有人類的遺忘才會。
第二,詩不僅重現,也放大了該空間。這是因為,不僅空間磨損,需要維修,人也遭到磨損了,甚至遭遺忘,某種程度上,他者的遺忘帶給了戰地裡的災民一種降格打擊,儘管這是隱而不顯的,是難以言喻的,但詩正是承擔了這一官能──放大弱小者的聲量,或者說,還原他們應有的分貝數,儘管我們看到,這首詩的敘述是這麼樸實無華、冷靜節制,詩人並沒有選擇以呼救吸引注意,而僅僅是呈現被我們忽略的真實,所該有的原貌。
提醒我們,不只空間需要,人也需要維修。他們苦難的記憶,透過勞動,透過日常,仍在反覆磨砥他們的靈魂。這很殘酷,但同時幸虧,時間會緩緩覆蓋過空間,因和果都被蓋過,埋藏遺跡的炮火荒原上,終將長滿灌木,再被加上水泥,最後覆上鐵軌,讓往者躺下變成泥土,讓道給趕路的來者。
但最終,趕路者之中,必然會有一個人某天躺下來(並非以死亡的姿態),在這悠閒而無意義的時刻,他發呆,在他輕盈的身軀下,埋藏著繼續生鏽的歷史。他可能會從灌木叢裡撿起一點什麼,這次,或許,他動心凝視,他極目回望,背後叢叢草木,他猛然驚覺,莽莽之中一股古老的敵意。
-
美術設計:gayodoodle(ig)
圖片來源:gayodoodle(ig)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html
#辛波絲卡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結束與開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極簡姐姐 巧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年終獎金 #金錢整理 #極簡理財 #極簡姐姐巧玉 #極簡主義 自從出社會工作後領了第一筆年終獎金,傻傻把錢隨意亂花,發現結果只剩下一場空,開始研究年終獎金要如何規劃,自從整理出5個分配順序後,在理財、投資、自己與家人各方面都可以照顧到,它解救了我過去分期付款的消費性債務、存到足夠的緊急預備金,也...
結束與開始 辛 波 絲 卡 在 迷走工作坊 Mizo Gam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火基隆|台北大空襲擴充》即將上線,三分鐘填問卷搶先登記優惠 http://bit.ly/2nSnigT
某個手持掃帚的人
回憶過往。
某個人聆聽,
點著他沒有斷掉的頭。
但在他們身邊不遠處,
已經開始出現
會對這些事感到無聊的熙攘人群。
- 辛波絲卡,結束與開始
辛波絲卡是波蘭知名詩人,這首詩的片段意境悠遠,二戰結束時,辛波絲卡才20歲,波蘭在二戰中的悲慘處境舉世皆知,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字中的無奈悲戚。
基隆高等女學校創立於1924年,現為基隆女中,校內的昭和園、神社皆為日治時代所建,團隊曾經前往探勘神社遺址,附近保留了當年戰時所建的防空洞都還在,神社遺跡有基壇,參道的階梯,及石燈籠都還存在。只是,現在遺址的基壇上安置的,是蔣中正的銅像。基隆高等女學校也將出現在《天火基隆|台北大空襲擴充》遊戲中。
懇請花三分鐘填問卷搶先登記優惠 http://bit.ly/2nSnigT
結束與開始 辛 波 絲 卡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結束與開始 ◎辛波絲卡著,林蔚昀譯
每場戰爭過後
必須有人打掃。
畢竟東西
不會自動歸位
有人必須把瓦礫
歸道路邊
這樣載滿屍體的推車
才能通過。
有人必須辛苦地走過
汙泥灰燼,
沙發彈簧,
玻璃碎片,
還有染血的破布之間。
有人必須拖來木柱,
用它支撐牆壁,
有人必須給窗戶裝上玻璃,
把門嵌進門框。
這不是很上相,
而且要花許多年。
所有的攝影機
都到別的戰場去了。
橋必須重建,
火車站得蓋新的。
袖子會因為不停捲起
而破爛不堪。
某個手持掃帚的人
回憶過往。
某個人聆聽,
點著他沒有斷掉的頭。
但在他們身邊不遠處,
已經開始出現
會對這些事感到無聊的熙攘人群。
偶爾還有人
會從灌木叢底下
挖出生鏽的論點
然後把它放到垃圾堆上。
那些知道
這裡發生過什麼事的人,
必須讓路給
那些知道得很少的人。
還有那些比很少還少的人。
最後是那些幾乎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在把因果
覆蓋起來的草地上,
有人必須躺著,
嘴裡叼根草,
望著雲朵發呆。
--
◎作者簡介: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波蘭女詩人/翻譯家,波蘭最受歡迎詩人,國際文壇公認當代最具代表性、影響力的詩人之一,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的詩作語言平易卻氣韻交響,意象沉靜而精準,以小喻大,筆帶幽默,注視當代,投以關懷;詩題常在看似平凡日常的生活細瑣中,發掘其中浩瀚,連帶將詩意提升到更廣袤又深層的哲學意境,如戰爭、死亡、傷痛,開闊詩的意境,對生命提問,對人間悲憫。
--
◎譯者簡介:
林蔚昀
1982 年生,臺北人。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 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回家好難》,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向日葵的季節》等作。
--
◎小編于玄賞析:
〈結束與開始〉這首詩收錄於1993年出版的同名詩集《結束與開始》中。1939年,納粹德國和蘇聯相繼入侵波蘭,二戰爆發,波蘭再度被瓜分。1945年,蘇聯擊敗納粹德國在波蘭的軍隊,波蘭再度復國,卻面臨二戰後殘破的土地、人民困苦的生活。和當時許多人民一樣,辛波絲卡曾經熱切地相信共產主義能夠帶來更好的生活、更公平的社會,並且加入1948年組成的「波蘭統一工黨」。
其後,波蘭統一工黨展開長達四十二年的威權統治。在這期間發生多次抗議和武力鎮壓,坦克和子彈經過。1989年起,波蘭團結工聯勝利、進入國會,華勒沙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波蘭成為1980年代起脫離威權獨裁邁向民主的80個國家之一,結束過去鄰里間相互懷疑、猜忌、出賣,物資為政府掌握,言論和行動都必須經過核准,抗議和武力鎮壓的日子。
整首詩以戰爭結束後的清理作為開端,閱讀這首詩的我們像是站在時代和時代的交點,戰爭已經結束,卻尚未離去,面對大街上染血的破布、屍體和汙泥灰燼,必須有人拿起掃帚、搬起瓦礫、推動裝滿屍體的推車,「畢竟東西/不會自動歸位」。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物質的殘敗可以在短時間內復原,心裡的傷口和裂痕卻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但「所有的攝影機/都到別的戰場去了。」
一個國家和人民,如何修復彼此心中的創傷?清理只是開始。而此時辛波絲卡提出更為嚴峻的叩問:清理之後,一個國家和人民,如何面對從未看過戰爭的人們?清理過後的大街,如何讓新生的孩子記憶土地上曾有的傷痕?「那些知道/這裡發生過什麼事的人,/必須讓路給/那些知道得很少的人。」戰爭會過去,戰爭的一代會過去,曾有傷痕的土地會長出草,「在把因果/覆蓋起來的草地上,/有人必須躺著,/嘴裡叼根草,/望著雲朵發呆。」這首詩的精彩之處在於:辛波絲卡不僅道出戰爭和戰爭後的清理,更延伸至清理後的時空,叩問那時的人們,如何面對戰爭?
--
美編、圖片來源:靖涵 https://www.instagram.com/c__nh_n/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際政治詩 #政治詩 #辛波絲卡 #林蔚昀 #結束與開始 #戰爭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1.html
結束與開始 辛 波 絲 卡 在 極簡姐姐 巧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年終獎金 #金錢整理 #極簡理財 #極簡姐姐巧玉 #極簡主義
自從出社會工作後領了第一筆年終獎金,傻傻把錢隨意亂花,發現結果只剩下一場空,開始研究年終獎金要如何規劃,自從整理出5個分配順序後,在理財、投資、自己與家人各方面都可以照顧到,它解救了我過去分期付款的消費性債務、存到足夠的緊急預備金,也把這些錢拿去做投資,不斷為我帶來被動收入,年終獎金真的不要放肆花費,好好的規劃起來,訓練自己的理財能力。
一直到現在每年領到年終都還是依照這個方法來分配年終獎金,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讓辛苦一整年的獎勵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時間點標記
00:00 開始
00:12 為什麼要規劃年終獎金?
00:18 年終獎金vs連續假期
00:57 分享五步驟
01:00 步驟一 償還債務
01:38 步驟二 補足緊急預備金
02:11 步驟三 預留稅金
02:43 步驟四 財務規劃
03:22 步驟五 孝親費用
03:34 巧巧說碎碎念
▪️更多影片
・極簡生活|極繁者的簡單生活|無痛整理|👜小包包練習術
https://youtu.be/5_wsnGwo1M0
・極簡保養|爆痘爛臉變平滑皮膚|五步驟搶救油性痘肌
https://youtu.be/tH7ke8LPE0Q
・極簡居家改造系列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280crmW2zGUimhcwR5i7Gpq0c_Ps8yp6
Follow me🙋♀️
👉成為高效晨型人 | 巧巧極簡生活提案:https://ppt.cc/fVAtRx
👉Instagram :chiao_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chiao_talk/
👉FB粉絲頁:極簡姐姐 巧玉 https://www.facebook.com/Kayo-Lin-105...
👉Business Inquiries 商業合作:linchiaochiao88@gmail.com
✨如果影片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推薦影片
【蔡阿嘎年終獎金曝光】員工看到驚人金額都哭了!佛心老闆啊!
https://youtu.be/muVkVqrppsk
親愛的我把年終獎金放大了!年終入袋 投資什麼最好?《新聞TalkShow》
https://youtu.be/STfopU6GURY
極簡理財|金錢整理|年終獎金如何規劃💰
薪資凍漲,物價飛漲,年終獎金如何規劃?
辛苦工作一整年,上班族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能夠領到年終獎金,老實說每一年我期待年終獎金的到來甚至大於連續的假期喔,因為年假不論是安排國內國外旅遊,花費總是特別高,人群也特別多,結束前還需要收心準備上班。
然而將年終獎金的每一塊錢做好規劃,帶來的好處與享受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千萬別因為金額太少而隨意的花用,從小錢開始練習規劃與安排,未來獎金增加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管理更好。
這邊就跟大家分享5步驟來分配年終獎金的順序
1.償還債務
如果是有債務的務必優先將債務做清償,尤其是不良債務,例如;信用貸款。雖然就學貸款有可能是0利率,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利用年終獎金把學貸做償還,以後每個月薪資會多一些錢來做小額的儲蓄和投資。平時喜歡用信用卡分期來消費,也可以趁這時候提前把消費債務一次做結清。最重要的是確保往後不要再產生新的債務,利用今年的年終獎金,一股作氣把自己從債務的惡性循環中拯救出來。
2.補足緊急預備金
接下來先別急著投資,在投資前先做好保護,一般來說緊急預備金可以準備3至6個月,如果每個月只能存下收入的10%,準備緊急預備金很容易讓人覺得力不從心,需要花好幾個月儲蓄,存下來的錢不能挪用他途,只能放在銀行定存,不如趁著年終獎金採取行動吧。如果已經有做好預備金的朋友,可以提高標準增加月數。
3.預留稅金
每月有工作收入,年底有年終獎金,我們也不能忘了每年也都會有所得稅呀,將獎金扣留部分準備大筆金額的支付,這樣繳納稅金的月底才不用去公園挖土來吃啊(笑),同樣房子的房屋稅、地價稅、汽車的燃料稅,以及保險費,都能夠提前做好規劃,不用勒緊褲頭度日。
4.財務規劃
平時有理財好習慣的人,沒有債務的壓力,為自己準備足夠的緊急育備金,也會懂得從每月收入中規劃資金來應付大筆的固定支出,這樣可以直接進入這一步,將年終獎金用來投資,依照不同的財務目標決定投資的期間的工具。
* 結婚基金、旅遊計畫:可以放在短期投資,選擇穩定一些投資項目。
* 子女教育費、退休金:距離用錢的時間還有一段,相對能夠承受一點的波動,並且利用時間的複利創造更好的報酬。
5.孝親費用
另外我們還可以將年終獎金用來做為父母的孝親費用,最後的年終獎金可留作部分10%左右來好好犒賞辛苦的一年的自己,為接下來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理財是一種習慣,習慣需要練習,每一次的收入都是一次的練習,越熟悉能力越大,用這一年工作的辛苦,為新年創造願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DbtVKIlkjg/hqdefault.jpg)
結束與開始 辛 波 絲 卡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Garmin星際大戰智慧腕錶: http://bit.ly/2PNGCpY
想要從小開始認識星際大戰 點這裡: http://bit.ly/35r7enk
監製/編輯: 黃豪瑞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英語: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也通稱作《星際大戰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Episode IX – The Rise of Skywalker)是一部預定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太空歌劇電影,由J·J·亞柏拉罕執導,並與克里斯·泰瑞歐共同編寫劇本。本片為2017年電影《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續集,「星際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電影由盧卡斯影業和壞機器人製片公司製作,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發行。主要演員包括嘉莉·費雪、馬克·漢米爾、亞當·崔佛、黛西·蕾德莉、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安東尼·丹尼爾斯、娜歐蜜·艾基、多姆納爾·格里森、理查·E·格蘭特、露琵塔·尼詠歐、凱莉·羅素、喬納斯·蘇歐塔摩、凱莉·瑪麗·陳、伊恩·麥卡達米和比利·迪伊·威廉斯。
《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講述新一代主角芮(身世未明) 與黑武士(達斯維達)的後代、第一軍團的首領凱羅忍之間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探討如何連結過去並創造新的未來的冒險故事。
過去的主要角色:路克天行者、莉亞、藍多卡瑞辛皆全數回歸。過去的終極大反派 -- 西斯大帝(白卜庭)也並沒有消失並將回歸本作。
1977年開始陸續上映的八部STAR WARS正傳電影,故事環繞在包含知名黑武士在內的天行者家族傳奇故事。《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將會是STAR WARS正傳電影系列的第九部作品,同時也是精心策劃超過40年的天行者傳奇完結篇。
超過40年前,一個名為喬治盧卡斯的年輕人放映他拍的新電影給他的電影人朋友們看,
這群朋友們在看完之紛紛毫不留情地說這是一部大爛片,完全搞不懂喬治在想什麼,
只有其中一位名叫史蒂芬史匹柏的年輕導演表示這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
誰都沒料到,史蒂芬看似不可思議的預言能夠成真,
而這部電影所創造的世界,到40年後的今天仍然熱度不減。
在這裡某些人大概在想,好啦好啦,我知道星際大戰在國外很紅,但是我為什麼要在乎?
你喜歡漫威電影,對吧? 我敢說你喜歡漫威電影。
如果我跟你說沒有星際大戰就不會有漫威電影呢? 事實上,沒有星際大戰,絕大多數的商業大片模式都不會存在。
若說《大白鯊》是推動了「強檔大片」這個概念的契機,那麼《星際大戰》就是那個直接將油門催到底的人,
在1977年推出之後,好萊塢的電影就從原本以角色為主的劇情片,轉移到的畫面驚人、節奏快速的動作冒險電影,
也可說是因為這個系列而開啟了重視續集的風潮,宣傳以及周邊商品也變得更為重要。
更別提它是讓電影特效的技術急速進步的大功臣了
基本上,電影這東西能夠成為眾人討論的「現象」,都是從1977年的《星際大戰》開始。
當然,這種影響的結果有好有壞,但是確定的是,沒有星際大戰,現代的電影樣貌會截然不同。
(現在應該要稱那部電影為《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但是我在這裡就直接稱它是星際大戰)
但是...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星際大戰》的特別? 為什麼全世界(除了台灣和中國以外)都為之瘋狂?
也許最簡單的就是從第一個畫面講起,在開頭配著約翰威廉斯經典的主題曲的背景交代跑完之後,
就緊接著一個在當時年所未見,到現在仍然會看一次就烙印在腦海裡的畫面:
一艘占滿畫面的巨大的太空船追著另一艘小船,緊接著又出現一個外型似日本武士的全黑反派。
這部電影用了前30分鐘就宣示了這個獨特的宇宙,緊接著出現了即將名留青史的主角-
路克天行者,不滿足於當個沙漠星球上的農夫,看著兩顆夕陽夢想著探索更廣大的宇宙。
這不是什麼史無前例的角色設定,卻是任何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也造就了往後許多電影「英雄旅程」的典範。
而在進入這個全新的宇宙之後,值得注意的就是其中新舊融合的美學,
開頭就說了「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所以這雖然是科幻的設定,
卻跟當時眾多科幻片中所想像的乾淨整齊未來感有著天壤之別,
星戰的世界是已經被居住已久,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傳統的,一切都顯得不切實際卻又觸手可及。
星際大戰從一開始就創造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世界,到現在仍然是如此,
即使你沒看過星際大戰,也會知道光劍長什麼樣子,揮舞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
聽過約翰威廉斯的經典主題曲(他同時也是哈利波特以及侏儸紀公園的作曲家),
你也知道黑武士的呼吸聲,認得機器人C3PO和R2D2
當然,還有全台灣人都認識的總統尤達大師。
為什麼星際大戰的辨識度如此之高,在這裡卻如此不流行?
其中最明顯的原因大概就是台灣市場對於科幻電影的接受度向來都不高,
除非這些科幻元素只是其他類型的其中一個元素,舉例來說:漫威電影。
不過更精確地來說,星際大戰是「太空歌劇」,也就是較為著重於冒險成分,而不是有著嚴格的科學設定的類別,
其中的原力以及各種完全不解釋的設定更偏向是奇幻故事。
簡單來說,把它想像成太空中的哈利波特就好了。
但是認識星際大戰並沒有捷徑,沒有什麼懶人包或者快速看電影是能夠讓你馬上進入狀況的,
講得再多,你終究還是要自己去體驗這個系列,
「但是好多部電影喔」你說。 漫威23部電影都不嫌多了,星戰一天就看完了,很快的啦
你甚至不需要全部看完,如果真的要在第九集之前進入狀況的話,照我這個順序去看就好了:
7的前半段-456-7的後半段-8,相信無論是對星戰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人現在一定滿頭尼克楊,
容我解釋。
7的調性和節奏最接近現代的大眾電影-簡單來說-最像是一部漫威電影,
緊湊的劇情、驚人的特效、時不時的詼諧成分。
事實上,當初拍第7集就是為了在帶回老粉的同時吸引新粉,
但是在這個現代觀眾較為容易接受的外衣之下,正是星戰最吸引人之處-它的世界觀。
而7的前半段在不需要知道歷史的情況下也能享受,你只需要知道兩件事-
路克天行者是456的主角,他是個絕地武士,也就是說他會使用原力,
而韓索羅則是他的好夥伴,沒有特殊能力,本來是個走私犯。
就是如此,這樣你就可以去看7了,享受它所帶來的冒險感,然後在女主角芮被綁架之後暫停!
現在去看456,再回來把7看完。
因為7的後半部要了解星戰的故事和角色之後才能完全感受其中的情感衝擊。
事實上,如果你對星戰一無所知,另一個很好的起始點是最近的新影集《曼達洛人》,
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看過超萌的尤達寶寶了,他就是從這個影集出來的,
那他是在演什麼?你就想像《捍衛任務》加上西部片元素,還有一點點的…哥布林殺手?
至於123則是前傳,講述黑武士達斯維達的故事,如果你真的對它很有興趣的話再去看就好了,
因為123跟其他電影比起來著實有點...
詭異。
那幾集最大的價值就是無窮無盡的meme
不過我得先說,我會推薦用這種奇異的順序看,正是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456的節奏可能會有些慢,
相較於現代電影,它還是較為著重在角色以及世界呈現上,
不過這正是星戰如此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做好了期待,就能體會其中精髓。
關鍵就在於「隨它去」,星戰其中某些部分感覺有些過時,而其中也因為使用實體特效,
某些部分會顯得有些「僵硬」,但是在看的過程中絕對要記得這在當時是前無古人之舉,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實體特效,才能讓這些電影經得起40年的時間考驗。
正是這部電影將「英雄之路」這種說故事模式給大眾化,正是它讓整個好萊塢意會到特效的可能性。
而第五集的轉折更是在電影史上至今最驚人的橋段之一。
簡單來說,你很難在不探究星際大戰在現實中的影響力的情況下欣賞這個系列,
那些為了看新電影而連夜排隊的粉絲、那些真正成立了絕地教的狂熱者們、那些在電影首映時揮舞著光劍的觀眾。
而星戰的續集,也就是現在的789,絕對不只是現代商業片續集常見的「噱錢」,
其中對於舊角色滄桑以及衰老的探討,對於新角色的塑造,尤其是反派凱羅忍,都是有層層的主題探究以及矛盾衝突。
而第八集雖然在粉絲群裡評價極為兩極,說「有爭議性」還只是有禮貌的說法,
但是對我來說卻是整個系列之中最值得反思的一集,更是一個在英雄主義氾濫的時代最需要的解構性電影,
對我來說,它所講述的是
「當英雄並不見得是件有益或是善良的事,有時候,所謂的『英雄』不過是一個謊言,一個混亂的開端」
這些星戰電影都有著絕大多數商業大片所無法達到,或者說懶得達到,對於世界、角色、以及主題的營造。
它們更延續了這個系列的傳統,動用許多實體特效以及化妝,
你在銀幕上看到的絕大多數場景、外星人以及機器人都不是電腦動畫,
這所營造的觸手可及感是絕對無法取代的。
漫威賣的是英雄,而星戰賣的則是一個世界,
當你一頭栽進這個世界,它絕對會成為你一生的電影經驗無可取代的存在。
也許我沒辦法替那些從小跟著星戰長大的人說話,這方面你可能要問呱吉。
但是我也許能夠理解現在在看這部影片的你的感受,
因為我也是在經歷了將近20年「聽過星際大戰,但是從沒有認真看過星際大戰」的人生之後,才真正進入這個世界。
而我當初也沒有經過什麼捷徑,就只是如一張白紙地看每一部電影,
再讀它的漫畫,再追它的動畫。
現在,我真心誠意地邀請你也踏上這個旅程,只有一個要求:
不要把任何形式的懶人包當成惡補的工具,就連我四年前做的「認識星際大戰」也一樣,
星際大戰不是一個你可以十分鐘看完的系列,而是一個你必須體驗的世界。
經過了42年,現在這個「天行者傳奇」九部曲的故事即將結束,
對於我們粉絲來說確實是充滿感傷,但是更希望這部影片以及電影能夠讓更多人加入這個世界。
願原力與你同在。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guAFzY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278CWMDYu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