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很好,但你跑對了嗎?
【陳鳳馨 #財經起床號】星期四 (2020-07-09) 早上八點 #特別邀請 國防部及國安局特聘體適能教師暨台北市文山區體育會副總幹事徐棟英分享 #跑步的正確方法!歡迎 #收聽廣播 #收看直播 >> https://youtu.be/mtFo8TxcTRQ
#陳鳳馨 #徐棟英 #體適能教師 #健康存摺 #跑步不傷膝蓋 #跑步有4要4不要 #暖身喝水避免運動傷害 #News98 #九八新聞台
Photo by Daniel Reche @Pexels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邱個開箱 #僑泰鑫 #Concept2划船機 錢並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邱個繼續買!🔥 邱個的Office GYM加入了新器材,這一次要跟大家開箱分享,用划船機做有氧/心肺/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好處,以及邱個選擇划船機的原因,看看是否有改變你對划船印象呢? 邱個許願!希望未來能邀訪到奧運...
跑步不傷膝蓋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賽事前後的膝蓋保養
「🏃跑步!跑步會傷膝蓋啊!」
「🦵跑那麼多山!卡陶屋(台語)ㄟ壞」
這10幾年來,不知道被問過、質疑過上百次詢問,如果會傷的話我膝蓋應該已經早就壞掉了
忙碌的賽季結束回台灣後,
固定給聯新國際醫院林頌凱醫師 Dr.53保養與治療,
也照了超音波和X光,原本擔心膝蓋的狀況,
會不會使用過度,沒想到照完後:
「哇,彥博你的膝蓋很好喔🤘」
除了鬆口氣,可以開始準備明年賽季恢復基礎訓練,也證實了跑步,只要有正確的觀念與姿勢,把底打好專心從基礎練習,循序漸進慢慢來,就能夠繼續跑下去。
謝謝頌凱醫師
跑步,不傷膝蓋。
#把膝蓋給大家看好害羞😳
跑步不傷膝蓋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邱個開箱 #僑泰鑫 #Concept2划船機
錢並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邱個繼續買!🔥
邱個的Office GYM加入了新器材,這一次要跟大家開箱分享,用划船機做有氧/心肺/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好處,以及邱個選擇划船機的原因,看看是否有改變你對划船印象呢?
邱個許願!希望未來能邀訪到奧運甜姐兒黃義婷!❤️
👇👇👇
Concept2 划船機傳送門:https://lihi1.cc/2VxcY
➤ 運動效率高,同時間全身有80%的肌肉參與作動(手臂、核心肌群、臀部大腿)
➤ 划船機當作有氧訓練,不像跑步有衝擊性的落地過程,對於腿部或膝蓋有舊傷的人,是非常安全以及友善的訓練
➤ 訓練的動作活動範圍大,久坐的上班族能夠以此訓練到平常很少使用到的肌群
➤ 划船機可以同時兼具有氧的耐力訓練,與短時間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 使用者的受眾範圍很廣,橫跨各個年齡層,人人都可以使用
➤ 划船機不需插電,不用加水,可以擺脫訓練空間限制
➤ 此外也有兩種收納方式,完全直立收納與拆掉滑軌收納,可以依照空間來調整收納方式。
如果有跟邱個有相同的需求的話,歡迎到下面的網址參考看看~👍
傳送門:https://lihi1.cc/2VxcY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 Instagram: @SBDTaiwan
📍 SBD官網傳送門: https://www.sbdapparel.com.tw/
廣告/業配合作 Email聯繫邱個:chiou@sbdapparel.com.tw
邱個IG: @chiougrr
您的按讚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SBDTaiwan #邱個
跑步不傷膝蓋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郭婞淳 曾遭挫! 仁川亞運前失誤 大腿肌80%斷裂
苦練成果! 不只楊勇緯柔道耳 摔角.拳擊者都會
王齊麟.李洋東奧摘金 麟洋配締造台灣羽球新紀錄
跑步傷 #膝蓋 ? 疫後瘋 #運動 跑步姿勢那些需要注意
逆轉 #膝關節退化 小心 運動傷害後遺症 !
本集來賓
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醫師 王偉勛
高雄長庚中醫骨傷科醫師 吳思穎
脊椎保健專家 鄭雲龍
資深醫藥記者 洪素卿
一手掌握健康再抽好禮👉https://bit.ly/3wva4Ei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1點、晚間6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跑步不傷膝蓋 在 陳曉謙 運動物理治療師 Jack Chen, sports physiotherap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等了半小時,進去診間不到五分鐘就出來了」
「我覺得醫生沒有了解我的問題」
由於醫療制度等多種因素影響,每個門診人滿為患,醫師能看每一位病患的時間非常短暫,會使病患跟醫療人員的溝通有限。這部影片找到好朋友林威廷醫師,目前在台北榮總擔任復健科住院醫師,同時也有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的認證(NSCA-CSCS)。由他來分享一般民眾可以如何先整理自己的身體狀況、關鍵的資訊提供給醫師,讓短短幾分鐘的看診時間能更有效率,解決病人的問題。
看診前可以帶的小筆記,有利於醫師診斷的資訊,包括:
L (Location):不適的位置(ex. 右膝蓋)
Q (Quality):不適的性質(ex. 刺痛、麻、脹等)
Q (Quantity):不識的程度(ex. 3分痛)
O (Onset mode):開始的性質(ex. 慢慢出現的、還是跟一次受傷後)
P (Precipitating factors):誘發因素(ex. 蹲的時候會痛)
E (Exaggerating factors):加劇因素(ex. 上樓梯、跑步時會越來越痛)
R (Relieving factors):緩解因素(ex. 躺著、坐著會比較舒服)
A (Associated symptoms):伴隨的症狀(ex. 同時還會痠跟麻)
*若是職業運動員,務必先跟醫師說明,並確認藥單是否有禁藥成分
範例:
「醫師,我一週前扭到腳,當下非常痛,大約10分有7分痛,當下沒辦法走路,到今天已經好蠻多的,但是在走比較久或跳的時候,右外側腳踝有痠跟緊的感覺,不動或坐著都不會痛」
【林威廷醫師】
Facebook粉絲專頁: Dr. M Be Superior 運動醫學 傷害復健 健康促進
Instagram: drm_be_superior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粉絲專頁: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部落格: https://jackchen.sport.blog/
剪輯&字幕:江恩宇
影片拍攝時間:2021年3月1日
#運動傷害 #運動醫學 #復健科 #骨科 #疼痛科 #家醫科 #開刀 #物理治療 #運動防護 #復健 #疫情 #covid19 #sportsmedicine #sportsinjury #physiotherapy #re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