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多重人格層面,包含我們面對所有事件出現的面具,只是有些人可以充分的掌握與整合。
.
|榮格認為:「 #人格面具 ,是一種我們對自身的理念的集合,是我們和周遭環境互動中形成的妥協。」
.
本篇文最主要深入探討,「我們人格上的衝突所產生的矛盾痛苦感」:
.
當我們在歷經痛苦的時候,不抱希望才能有所體悟,因為面對課題時投入過多期待,當期待落空了,沒有其他空間餘地去適應原有的希望設定,沒辦法感受經歷背後的原因,折磨我們原始的信念,打破原有的舒適感,包含安全感的空間,但是面對自己,我們不需要批評這些妄念,只要平靜地看待發生,讓情緒流過就好。
.
不理解有不理解的痛,因為困惑,掙扎;
理解有理解的痛,因為看得更深更徹底的事實,一時之間無法釋懷轉化。
.
▪️〔鬼打牆現象〕
.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有時以為自己已經面對了、轉化了、清理乾淨了,但是到一個時間點,怎麼又繞回來了?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不是能馬上轉過來,我們是在練習中找到清醒的質地。
.
#身 :身體細胞藏匿的細微產物,因為過去有太多習性累積影響的慣性模式,所謂的個性決定命運,就是習氣決定心識層面,影響未來的結果。
.
#心 :頻率未到,甚至是因為心智注意力所掌握的理解度在那個時間點有限,腦中的迴路,很多條神經連線,傳達不同的意識指令,所到達的理解程度,彼此之間詮釋的語言,有時候兩者對頻也是一種機緣吧!
.
#靈 :可能有其中一個靈(未回歸的小我人格),比較排斥面對或者當下心不在焉,所以面對一個問題時,又會轉回來繞啊繞,情緒也是,彷彿當時建立的信念與設定,重新打回原形,原因就是有太多未整合的自我,沒有溝通好。
.
面對「自我」時:我們嘗試去陪伴多個面向的自我,讓這些人格建立起記憶,回歸更大的自己。
.
面對「有此情節的人」時 :嘗試用對方的語言,不同的方向詮釋且有意識的讓對方知道,讓對方有時間整合問題,反覆預習協助他真正的面對,讓他自己貫通事件。
.
其實我就是有非常多個面向,遇到問題的困惑點無法馬上完全的領悟,常讓對方有種:「又來了」的心情,反覆的點在做掙扎,也許因為我深處其中,所以面對跟我有同樣問題點的人的時候,更為同理,並且希望溝通者不要因為興起覺得對方又在「鬼打牆」的心情,而排斥更近一步的交流,因為有可能阻礙深入去了解一個人的所有面向的核心機會,一種讓你通透理解人性/心靈的機會,我們需要用心同理對方的過去,包含人格層面的成長歷程,對方掌握的力量與資源不見得會短缺與匱乏,只是在一個時機點有跨不過的坎需要被推一把,某個意識底層需要被看見並喚醒。
這就是為什麼我對於詮釋現象心理學、語言學有興趣的部分,似乎可以透過任何的語言玩弄與詮釋,看見連結的每個時期所獲得的精神知識,超越左腦的邏輯思維,是一種由經驗而凝聚的智慧表達,貫穿彼此的心所碰撞出來的火花。
.
▪️〔關於身體的細胞記憶〕
.
如果你有看過 #靈性DNA 等相關資訊,可以知道你的靈魂本質,是存在多層次的「自我」的,是因為我們身處在第三維度的空間,靈魂偽裝成地球演員,來體驗時間線的所有經歷,但是你存在多個「你」,召喚宇宙間不同次元的你,協助你用非線性的方式完成地球經驗,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能自由掌握,你的前世能透過你現在進行式去療癒改變。
.
想更深入理解靈魂運作與透過對話藝術整合回歸多個空間存在的你,打通你的光體通道連結非編碼DNA,可以參考更多夥伴的身心靈課程:
https://reurl.cc/d5pVEy
.
夥伴涼 @energy.soullove 是一個敏感體質接收器,經由身邊連結的各種多重人格、靈異體質的星際小孩的個案對話經驗,透過對話去整合成長,找回自己的力量。
.
關於涼的 溯源療癒服務|心靈 / 問事諮詢 line ID : crentom2021
.
【推薦閱讀】關於多重人格與靈魂運作
.
●《 #克里昂訊息:DNA靈性12揭密 》-- 人類DNA蛋白質編碼的部分只占全部的3%,而97%被視為不具功能的垃圾DNA(Non-Coding DNA),我們以為的非編碼DNA,無所作為,其實它擁有廣大無限可能性的資訊存在。人類的進化與蛻變,就從了解自己的DNA開始!只要持有提升與療癒自我的意願,DNA將自行啟動活化機制,協助你取用早已在你體內的古老智慧。
.
●《 #鏡子裡的陌生人:解離症:一種隱藏的流行病 》-- 人格/分靈,它可以說是我們過去成長階段所累積的自我保護意識,但若在這些多重的狀態下產生了矛盾就會開始漸漸分裂異常,透過身分認同的多種人格切換。解離是一種正常的防禦機制,以緩解壓力、受虐、暴力、創傷、突發事件等難以面對的生活情境或記憶。
.
●《 #愛你想你恨你 :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 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典型的翻臉比翻書要快的人,因為多重人格層面存在的衝突,造成各式各樣的反覆行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害怕與渴望、一方面又保持善良的部分,多層面向的矛盾呈現。
.
●《 #第一人稱複數 》《 #鏡像姊妹 》《 #第五位莎莉 》《 #二十四個比利 》 -- 以上是我的待看書單,大概研究了24個比利經由審案與治療的過程帶我們讀者理解人格分裂患者的痛苦經過與所有的人格如何互動、切換等運作模
邊緣性人格 解離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創傷如何被製造?創傷如何來分解?
當所有的情緒、關係問題都沉重地壓到自己身上時,
該如何讓一顆受傷的心獲得真正的自由?
這本書要特別給—
有過不快樂的童年、與父母關係欠佳、
人際關係經常不良、反覆出現親密關係困難、
或長期以來人生觀黑暗的你!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CPTSD相關議題暢銷Top1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8顆星好評支持
★全面性的分類與說解,直接點破會輕易忽略的心理創傷
★提供有效可行的恐懼與壓力減輕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首度將CPTSD納入了疾病分類標準中
★理論教科書之外,值得細細研讀、反覆內省的第二本教科書等級的書
你以為自己的不夠好、不被愛、沒價值、不安全、不被傾聽,
就是醫師所診斷的憂鬱症、成癮者、焦慮失眠患者……
但其實,根源是來自你童年所受的傷害:虐待、貶抑、忽視、責打辱罵、沒有愛……
以致你的「情緒調節」出了問題,讓你——
擁有一顆易破碎的玻璃心、常為了別人的一句話而喪失信心、
覺得事情沒有自己來就很容易失敗、總覺得朋友都不是真心待己、
成為別人眼中的暴躁公主、情緒王子……
◎不搞錯病症,對症治療才有效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很容易被誤解為一般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甚至被誤診為邊緣性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焦慮症、憂鬱症、解離性障礙,以致採用不當療癒方法措施,造成治標不治本,或是誤診誤治的狀況。
本書是第一本針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何進行自我療癒的書,作者在書中多次強調多元取向的治療方式(非單一性的治療方式),才是對CPTSD 有效的療法。同時,也以精闢詳細的說解,讓讀者得以正確地了解並確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非其他的常見錯誤標籤,進一步來幫助當事人更正確地了解自己,並且擺脫種種錯誤標籤和無效治療的自卑感或挫折感。
◎或許你忘了來自童年的傷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是後天因素所造成,多數是在虐待或忽略的家庭中成長,遭受長期創傷經驗所致,而這創傷經驗,可以發生在語言、情緒、心靈或身體的層面。
◎你受傷了嗎?——5個常見的創傷症候
1. 情緒重現(emotional flashbacks)。症狀是突發的,而且常有一段時間的退化現象,排山 海地感受到童年受虐或受遺棄時的感覺,包括壓倒性的恐懼、羞恥、孤立、暴怒、哀慟或憂鬱。
2. 毒性羞恥(toxic shame)。倖存者壓倒性地覺得自己醜陋、愚蠢、令人厭惡或爛得要命,於是消滅了受創者的自尊。毒性羞恥也可能來自於父母持續的忽略和拒絕。
3. 自我拋棄(self-abandonment)。這是指嚴重失去了健康的自我意識。
4. 惡性的內在批判(vicious inner critic,或稱內在找碴鬼)。自我羞辱和責備,感覺自己不夠好。
5. 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對社交非常不自在,變得不願向他人尋求支持,並且不得不把「靠自己」當作求生的策略。
◎明白你受傷的心——4種創傷類型
童年虐待或遺棄的模式、出生排行、基因等差異,會導致受創的孩子偏向4F求生策略中的其中一種(或合併兩種以上),而小時候之所以會這麼做,是為了預防、逃離或改善更多的創傷。
「戰」(fight)類型會發展出一種像是自戀性的防衛反應,突然用有攻擊性的反應去對待威脅。
「逃」(flight)類型會發展出一種類似強迫症的防衛反應,如逃跑,或象徵式地過度活躍。
「僵」(freeze)類型會發展出一種像是解離的防衛反映,如放棄、麻木、進入解離或崩潰,像是接受注定會受傷一樣的反應。
「討好」(fawn)類型則會發展出類似關係依賴的防衛反應,用取悅或提供幫助的方式,企圖緩和或阻止對方。
◎13個實用步驟,幫你管理情緒重現
1.對自己說:「我正在經歷情緒重現。」
2.提醒自己:「我感到害怕,但我沒有危險!我現在很安全。」
3.承認自己有界線的權利和需求。
4.安慰鼓勵地對內在小孩說話。
5.破解永恆的想法。
6.提醒自己現在是處於成人的身體中。
7.重回你的身體。
8.抗拒內在找碴鬼的誇大和災難化。
9.允許自己哀悼。
10.培養安全的關係和尋求支持。
11.學習辨識會引起情緒重現的誘發因子。
12.搞清楚情緒重現的經歷是什麼。
13.對緩慢的復原過程要有耐心。
你必須明白
任何的不對,只因為——
你的身體裡住著一個受傷的孩子
........................................................................................................
『送書活動來囉』!
我們將會送出三本《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給大家!
方法:
1 「按讚」替「Henry羅寶鴻老師」專頁按讚+追蹤+設定搶先看。
2 「分享」在此po文按讚及分享到您臉書上 。
3 看完上面連結的「書本詳細介紹」後,請在這篇po文留言區上留言:『我想要得到這本書,因為⋯』,並tag兩位好朋友,就有機會抽到這本書囉!
4 請注意!沒有替本粉專按讚+留言+留言內容不符+沒tag朋友,及沒公開分享,都沒辦法參加抽獎的噢!
截止時間:2020/06/22- 2020/06/24晚上11:59止
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邊緣性人格 解離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正常與異常》
大家好,我是角爸。
最近地球上最大的事應該非這個疫情(或說瘟疫)莫屬。
這個病毒大流行,讓全世界1/3的人都待在家中,相反的也讓地球變健康了。
這種突發性的,也可以說災難性的全球大事真的讓我們人類反向思考、反省、或說「強迫性的換個角度思考」很多,許多企業倒閉或是轉型,或是因此發現自己企業少了應對這種狀況的人才或機制,或是強迫企業升級等等。
很有趣的。這個情景也讓我想到,這不也曾經是真真確確發生在我個人身上的事嗎?
和角媽在一起,然後維持這段關係,對我的人生來說,也像是一種「突發性的,或者說災難性的」痛苦的過程,這過程一直不斷的讓我「反向思考、反省、或說強迫性的換個角度去想」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沒有放棄(倒閉),因此我漸漸轉型,生出了應對的機制,然後升級,而最終我得到的是一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伴侶」與「更好的關係」。
我們都聽說過「人類其實是地球上的癌症」這種比喻,人類種族的繁衍跟各式活動其實一直都在破壞地球,讓地球往更糟的地方走去,因此一旦人類遭受大自然的反撲,對人類來說是災難的事,反而對地球是健康的。
我們看待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一如我們在地球上以人類的角度出發,為了生存,為了便利,開發土地,從事工業活動,使用大量電力,而對於人類所造成的各種污染,卻總是只有少數人在努力與關心。
於是我們看待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就會去區分「正常」與「異常」,和自己一樣的,就是正常人,用正常的想法,正常的行為規範在處事,和自己不一樣的,就是異常,就是一種疾病,就是不對的。
很有趣的,這次疫情影響,許多人開始待在家中,而我和角媽本來也就是過著深入簡出的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社交活動,出遊也基本都是去沒人的地方,原本「正常」的變成「異常」,原本「異常」的也變「正常」了。
我和角媽在一起之後的每個日子,幾乎天天都在思考這之間的道理,究竟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有沒有可能我所認為的正常,其實是我的以為,我的誤解,其實角媽所期望所標示的,才會是正確的?每次遇到我們之間的衝突,我都會一題一題這樣的捫心自問,慢慢的慢慢的,我們開始找到一條新的,彼此和平與協調後的道路。
和角媽(或說BPD邊緣人格)最多的爭執後期(吵架尾聲),幾乎都會圍繞在到底是誰的錯誰的問題,這當然也是每個名為爭吵事件的必然發展,而雖然我常宣稱我的觀念是「不要去評斷對錯,因為沒有人是一定對也沒有人是一定錯」,但往往在吵架過程,我內心依然總是浮現「這種事妳只要不要先敏感,不要先罵人,我也不會想跟妳吵」這些念頭,而這念頭雖然沒有指明誰對誰錯,卻也已經是基於自己是對的立場在想這件事講這件事,也因此角媽(BPD的立場——過度敏感、情緒失控)總是因為一直感受到「我覺得我都沒有問題,問題都是在她身上」,而無法放下自己的情緒。
因為如果事情結束在這,不就證明了確實事情全都是她的錯,她不該這麼敏感,她不該變成情緒失控的人,她不該有這個病,而又因為這也不是她自願的,因此推論到極點就是「她不應該存在這世上」。
所以誰都沒有想到,一件小事的起因,到吵架的結論,在BPD心裡竟是這樣的推導,終至這樣的結論。也難怪她們總是有這麼大的痛苦與這麼不容於世的悲傷。
但在此時,身為正常人的我們,卻都還只是覺得「妳就道歉就好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還在認為自己一點錯都沒有。這在我現在想起來,這個想法才是最可怕,最糟糕的。這就像是現在疫情中,依然還是有居家隔離的人,身處檢疫時期的人說「我又沒怎樣?為什麼不能出門?」
人類的這些「以自己為出發點去看事情」的習性,幾乎都可以稱為「原罪」,但我們為了讓自己好過點,頂多說「這就是我們的盲點」吧,的這樣輕描淡寫帶過。
所以才會常常在無意間傷害人而不自知,甚至被點到了也還是「我這樣說有錯嗎?」的態度。
像是綜藝主持人說「憂鬱症啊,簡單來說就是『不知足』」。
一般人也許被這種自大刺傷時只是錯愕一下,或是罵回去,但極度敏感的BPD面對這樣的壓力,推導的結果卻是「我根本不應該活著」,「但我真的好想像你們一樣好好活著」。
我和角媽的關係之所以越來越改善,就是因為我們在不斷的事後討論中,我們漸漸釐清出這些感受,而我願意尊重她,聽到她,認同她,而每當她感受到我的「聽到」「知道」,「我的認同」,她也越發的心安,知道了「自己有棲身之所」,有了「容身之處」,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同時她也肯定的回饋我她的努力,以及她也常時的練習對自己的覺察,於是我們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這可能是世上不多的例子,也一如聽到地球的聲音的人類,保護地球的人類,始終也都是少數一般,只是希望人類的進展,資訊的普及與平等,能讓這些「聽見」的例子傳得更多,傳得更遠,讓越來越多人學會「聽見」,這不只是幫助了許多的BPD或是任何人格疾患,也其實是幫助了自己,以及遠到幫助了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
附圖是遠見雜誌,讓我想到寫下這些的文章。
那片海多美,不是嗎?
——————————
延伸閱讀
【相關影片】最多人需要,卻最少人做到-同理心(上):
https://www.facebook.com/104041254269767/posts/149569589716933?d=n&sfns=mo
【line貼圖】角媽繪製-邊緣性人格少女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8427229?lang=zh-Hant&ref=gnsh_stickerDetail
【line貼圖】角爸繪製-超有同理心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9587046?lang=zh-Hant&ref=lsh_stickerDetail
【社團】邊緣性人格親友互助會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3265491353712/?ref=share
【關於BPD】吃醋?多疑?情緒失控?其實這不是你本來的樣子,最常見但最鮮為人知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https://youtu.be/hz7YmVqHmz4
【關於PBD】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https://youtu.be/sEjA2TWNiSs
【影評】角媽影評-小丑Joker:
https://youtu.be/pl3e1TFsPow
#邊緣性人格 #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障礙 #境界性人格障害 #精神疾患 #精神分裂 #人格障礙 #人格疾患 #人格違常 #解離症 #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 #憂鬱症 #健康 #心理疾病 #邊緣性人格少女 #獨角動物 #獨角獸媽媽 #獨角獸爸爸 #角媽 #角爸 #邊緣人 #邊緣人格 #line #貼圖 #wunicorn #bpdgirl #bpd #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邊緣性人格 解離 在 邊緣人格少女的日常- (一) 解離性身份疾患(Dissociative ... 的推薦與評價
在邊緣人格身上發生的話,簡稱DID行為。 因為邊緣人格很多都會搭配別的人格異常,這也是很難醫治的原因。 ... 解離身份疾患(DID)的患者經驗到至少兩個明確的 ... ... <看更多>
邊緣性人格 解離 在 【獨角動物】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這是角爸做的第二部手繪動畫影片。主要是和邊緣人格的親友們分享,如何面對以及與邊緣人格互動。當我們面對邊緣人格的突然急性暴怒的時候, ... ... <看更多>
邊緣性人格 解離 在 [分享] 邊緣性人格疾患- 精華區Psychia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七、邊緣性人格疾患
被極端和反覆無常的自己困住的靈魂…
「我像是乘坐著情緒的雲霄飛車,這一秒我還害怕孤單,
下一秒我就對著最愛的人大發脾氣,然後更加厭惡自己。可怕的是,這情緒的雲霄飛車,
沒有終點。」
「我討厭這樣的空虛,所以我無法克制的暴飲暴食,然後催吐,我瘋狂採購,
我在手上劃了好多刀,這麼做,我才有感覺,才能確定自己是活著的。」
Q:「人格疾患」和其他精神疾病有什麼不同?
此處介紹的「邊緣性人格疾患」,以及以下將介紹的「反社會性人格疾患」,
和我們之前介紹的焦慮性疾患、情感性疾患、解離性疾患,
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等精神疾病不一樣,是屬於「人格疾患」的一種。
所謂的「人格疾患」是從小就養成的特殊個性,有其終生不變的行為模式,
缺乏上述精神疾病的焦慮感與病識感,但是不像精神疾病會陷入自己的世界,
失去現實感,人格疾患的人不但具備現實感,還可能在現實情境下操控別人,
帶給別人某些困擾,或引起衝突等不良的人際關係。
人格疾患的成因,一部份是由於體質或遺傳基因所致,
另一部份是因為情緒上或人格發展上的偏差所致。
因為人格疾患是長期的人格特質而非某種症狀發作,
治療方向也和其他精神疾病不同,無法靠藥物根除,
有些人格疾患的特質可以幫助患者在生活的某方面或是某種工作上表現突出,
可以鼓勵其發揮優點,至於讓患者或他人困擾的行為,則盡量改變其想法及表達方式,
朝心理適應的方向做調整。
Q:什麼是邊緣性人格疾患?
具有邊緣性人格疾患的人,無論對對人際關係、自我形象、
情感表現皆極為矛盾而不穩定,非常容易衝動。只要符合以下診斷標準中5項,
就是邊緣型人格:
1.無論是真實或想像,都竭盡所能的避免被拋棄:
即使只是短暫的分開,邊緣性人格者也無法忍受片刻孤獨,他害怕被拋棄,
害怕對方將再也不回來,然後就開始陷入憂鬱或生氣的情緒中。
他覺得會被拋棄是因為自己不好,為了追求身邊隨時有人陪伴,
他可能會對特定的重要他人產生極端的依賴,或是瘋狂泡在人多熱鬧的地方,
不斷更換性伴侶。這種害怕被拋棄的感受通常有跡可尋,邊緣性人格者的童年,
往往曾經歷過身體或性虐待、忽視、敵意衝突、早年失親或分離。
2.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
對他人的態度反覆無常而極端,從過度理想化對方、愛對方,急遽的變成否定其價值、
鄙視、恨對方,或是從過度依賴對方,變成逃避或者孤立自己。
關係一開始,邊緣人格者就會過於快速地和對方分享私密的事,
稍微不稱他們的心或無法給予足夠的陪伴,
對方在邊緣性人格者的心中就從大好人變成大壞蛋。
他們渴望親密,卻又害怕失去自主性,總會以某些手段操控他人,
表現出無助的樣子,甚至自殘,希望獲得注意。
3.因為衝動而做出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
至少會做出兩種衝動行為(不包含自殺),例如花錢如流水、性濫交、濫用藥物、賭博、
偷竊、魯莽駕車、或厭食暴食。邊緣性人格者無法忍受需求沒有立刻滿足,
為了逃避空虛感和被拋棄感,因此不斷追尋沈浸在吸毒、
性愛或其他衝動行為中的短暫喜悅。
4.認同障礙:
邊緣性人格者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受持續且明顯不穩定。自我形象、性別取向、
長期職業選擇或目標、喜好交往的朋友類型、價值偏好等5項自我定位中至少2項不明確。
例如同樣是剛接手新工作,必須表現充滿自信的樣子,
一般人在上手之後就不需要再刻意偽裝,並且欣然接受他人的肯定,
但邊緣性人格者會始終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只是在演戲,總有一天會被揭穿。
他們可能會藉由經常換工作、朋友、甚至自己的性傾向,尋找自己的認同。
他們通常在結構的工作或教育環境中表現很好,但一旦環境非結構就會方寸大亂。
5.重複發生的自殺或自傷行為,或是威脅要自殺或自傷:
自殺或自傷是邊緣性人格的一大特徵,他們自殺不是真的想死,
而是為了獲取他人關注,或者透過痛的感覺證明自己存在、轉移空虛感,
也可能是為了阻止自己做出某些衝動行為,或者在衝動之後懲罰自己,
很多邊緣性人格者會在身上留下無數的刀疤,
也有某些人會透過做危險的事間接傷害自己,例如飆車。
6.情緒不穩定,起伏非常大:
邊緣性人格者會突然強烈的感到些許沮喪、易怒、焦慮,通常僅持續數小時,
極少會超過幾天,一個情緒走了,下一個情緒又來,而且差異都很大,不是過於亢奮,
就是過於抑鬱,很少有平靜的時候。
7.長期感到空虛:
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難以忍受與自己相處的孤獨,所以被空虛的焦慮所苦,
很多衝動行為以及強烈情緒的產生,其核心都是為了填補空虛。
8.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常發脾氣、總是處於憤怒的狀態、一再和人打架,
可能只是為了一件小事覺得被冒犯就勃然大怒,事實上這是他們蓄積已久的恐懼,
恐懼被拋棄、不被重視。他們生氣的對象通常是自己親近的人,例如父母或伴侶,
結果越害怕被對方拋棄,越是傷害對方、把對方推遠。
他們會表現出極端的諷刺或口不擇言,尤其是當他們認為照顧者忽視、
退縮、不照顧或遺棄他們時。但他們在暴怒後又會感到羞恥及罪惡,
因而又加深了他們認為自己是邪惡的看法。
9.暫時性與壓力源相關的妄想意念或嚴重的解離症狀:
當邊緣性人格者遭受極大壓力或混亂狀態,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妄想、虛幻感、
身體形象扭曲等感受,和一般精神疾病患者不同的是,通常發作的時間很短,
但是比一般的精神疾病激烈,最常發生在面對真實或想像的被拋棄時,
通常當照顧者恢復對他們的關心照顧,這些症狀就會紓緩。
Q:如何治療邊緣性人格疾患?
人格疾患很難用藥物根治,因此通常以個別心理治療的方式,改變其行為模式。
因為邊緣性人格者對於關係有嚴重的依賴,所以他們有很嚴重的人際問題,
人我界線極不清楚,在生活中是如此,在治療中也會複製這樣的人我關係模式,
常會退化為小孩,並且過度把治療師當作重要照顧者依賴,
我們稱為移情現象。治療上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種是心理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
著重在自我與人際取向,幫助他修通童年時被拋棄、忽視或虐待的恐懼,
得以與他人分離獨立。另一種則是長期持續的支持性心理治療,著重現實取向,
避免過度的退化與移情作用,讓他看見自己的問題,用安全的方式發洩情緒,
並修正不適應的想法和行為。
來源:https://www2.tku.edu.tw/~ascx/contentpages/2-1-1-7.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218.222.2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