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多發性硬化症是甚麼?】
// 面對緊張的生活壓力,都市人或許都曾經出現視力模糊、肌肉痺痛等小毛病。這些身體不適大多在休息後消失,但若然這些症狀出現得愈來愈頻密,便應及早求醫,因為有可能是患上足以引致失明 、 四肢癱瘓的多發性硬化症。//
_
► #完整文章:
https://beginneros.com/articleDetail.php?article_id=445
_
► #作者投稿:
中大腦神經科
------------------------
<有關知識文章>
為達致「知識共享」的理念,Beginneros網上學習平台設有文章專欄,予作者分享自己的知識。Beginneros亦將會每逢一、四在平台分享精選文章。
有興趣的作者歡迎投稿,一起透過知識連繫不同的人。
------------------------
◆ 每日分享冷知識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Facebook:Beginneros
------------------------⠀
#冷知識 #香港 #hongkong #多發性硬化症
同時也有7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年充斥著太多不安與悲傷,COVID-19形塑了恐慌,也阻斷交流, 然而她告訴我們:禍福相倚,瘟疫是禍,也是帶來轉機的福。 結束了艱辛的2020年,請好好思考自己2021年要往哪裡去。 今天邀請到知名腦科學家分享新書 [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 現場來賓:中央大學認知 神經科學研究所 講座教...
中大腦神經科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知識文章︱柏金遜病患者一定會手震?】
// 「最近經常手震?會不會是患上柏金遜病呢?」談及柏金遜病,可能不少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手震,但其實手震的成因眾多,並一定與柏金遜病有關,亦不是所有柏金遜病患者也會出現手震。//
_
► #完整文章:
https://beginneros.com/articleDetail.php?article_id=442
_
► #作者投稿:
中大腦神經科
------------------------
<有關知識文章>
為達致「知識共享」的理念,Beginneros網上學習平台設有文章專欄,予作者分享自己的知識。Beginneros亦將會每逢一、四在平台分享精選文章。
有興趣的作者歡迎投稿,一起透過知識連繫不同的人。
------------------------
◆ 每日分享冷知識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Facebook:Beginneros
------------------------⠀
#冷知識 #香港 #hongkong #柏金遜病 #手震
中大腦神經科 在 石偉雄 Stone She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運動齊抗疫|#在家運動・全身運動篇】
在疫情之下,相信不少人都更注意身體健康,並開始培養恆常運動的習慣。由簡單的運動開始,養成了持續運動的習慣後,便可循序漸進地嘗試較為進階的帶氧運動。不想外出跑步、健身的話,留在家中可以做甚麼較為進階的運動呢?
感謝香港精英體操運動員 #石偉雄 提供教學影片,為我們示範一套約10分鐘的 #全身運動。這套運動適合一星期在家做3至4次,而每次重複整套動作3至4次,有助 #鍛練全身的大部分肌肉 。定期進行帶氧運動既有助 #增強心肺功能 和 #強壯肌肉 ,亦可刺激腦部,有助 #維持及提升大腦健康 ,一舉數得。
想要維持身體及腦部健康,恆常運動是不可缺少的一環。立即身體力行,一起運動齊抗疫,保持身心及腦部健康!
#中大腦神經科 與大家 #同行抗疫,將會繼續聯同一眾香港精英運動員推出更多「在家運動」教學影片,敬請關注並留意本專頁!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HH11cFfLKaI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在家運動時記得要注意維持 #個人衛生 及 #家居環境安全:
✅ 謹記清洗雙手
✅ 運動前後以 1:99 稀釋漂白水消毒運動用品,並待完全乾透後才使用,以免有機會滑倒
✅ 先移開家具及雜物,準備一個合適的運動空間
✅ 病患者在進行運動前,請咨詢醫生的意見
__________________
「在家運動」系列合作單位(按英文順序):
CUHK Sports Medicine 中大運動醫學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 HKEAA
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 香港體育學院
__________________
中大腦神經科:http://neurology.mect.cuhk.edu.hk
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醫學院 #健到腦活到老 #護腦維智與你同行抗疫 #CUHK #CUHKMedicine #CUHKNeurology #BrainHealthBringsHealth #BrainHealth #SocialDistancing #StayHome #SaveLives
中大腦神經科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年充斥著太多不安與悲傷,COVID-19形塑了恐慌,也阻斷交流,
然而她告訴我們:禍福相倚,瘟疫是禍,也是帶來轉機的福。
結束了艱辛的2020年,請好好思考自己2021年要往哪裡去。
今天邀請到知名腦科學家分享新書 [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
現場來賓:中央大學認知 神經科學研究所 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 洪蘭
< 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 >
作者: 洪蘭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21
#成長心態 #翻轉大腦 #開創新局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ON AIR同步即時味】
●網頁版線上收聽 http://www.bcc.com.tw/stream.html?c=0
★手機APP-蘋果ios系統 https://apple.co/2Icmyek
★手機APP-安卓系統 https://bit.ly/2PsBUOB
【有空再來慢慢sway】
◆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iLikeRad...
◆ Podcast頻道
◎ Apple Podcast-蘋果ios系統 https://apple.co/3jQQai2
◎ Google播客-安卓系統 https://bit.ly/2PvET8R
◎ Spotify Podcast https://spoti.fi/3gK7jYE
【頻率永遠是我們的根】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台南、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彰化、南投、台東、花蓮、宜蘭
FM103.1 嘉義
FM107.3 埔里
FM 96.3 金門
中大腦神經科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邀請到 洪蘭教授來到節目中,
為我們介紹由她親自翻譯並強力推薦的《大腦如何精準學習》一書。
作者法國科學家史坦尼斯勒斯.狄漢在他成為世界頂尖的語言
和數字大腦處理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之前,原本就是數學家和心理學家。
學習擁有生命力(vital principle),
而人類的大腦有著巨大的可塑性—去改變它自己,以適應環境。
大腦具有超凡的反彈能力,即使在受到巨大的創傷,
如眼盲、失去半個腦或社會孤立後,還是能發展出學習的能力。
這個學習的火花並沒有被這些不幸的遭遇所熄滅,
語言、閱讀、數學、藝術創造:
這些人類所特有的能力,也是其他靈長類所沒有的。
<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
作者: 史坦尼斯勒斯.狄漢 Stanislas Dehaene
譯者: 洪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09/29
#反彈力 #精準學習 #生命力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中大腦神經科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同理心 和 #共感力 重要嗎?你相信原來人人都是模仿貓?!宜婷看到 吳青峰得到最佳國語男歌手獎時,痛哭流涕!雅惠也因為身旁的人焦慮而顯得不安,您們是不是都有相同的經驗,容易對身邊的人或注目的對象產生共感呢?原來這和我們大腦的內建模仿機制有關係喔!今天宜婷和雅惠要和大家談談為什麼我們都是模仿貓!🔜🔜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大腦天生的模仿機制?
🔸模仿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什麼是維特效應及帕帕基諾效應!
🔸面對負向情緒的人事物,我們要如何應對!
#影片大綱
🔸天生愛模仿
▫人從小就會模仿,透過模仿理解對方的行為動機及思考模式。
▫藉由模仿,進而發展出共感、同理心。
▫除人類外,許多動物也都有模仿行為,如:貓、猿、鳥等。
🔸模仿的腦科學-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於1990年代由義大利科學家觀察獼猴行為所發現。
▫在大腦中有許多控制動作和情緒的腦區,包含前扣帶迴、頂下小葉、運動皮質區和頂顳葉溝的皮質區都有分布。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鏡像神經元與人類的表情認知、情緒傳遞和同理心也有極重要的關聯。
▫自閉症的社交障礙,目前研究可能與鏡像神經元的活動難以活化導致。
▫近年fMRI研究顯示,當看到與自己相同或喜歡的族群時,鏡像神經元相對應的腦區有更多活化,代表這與人類的學習、資訊傳遞與社交活動,均扮演重要角色。
🔸維特效應與帕帕基諾效應
▫維特效應一詞來自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出版後,產生的模仿自殺的效應,特別是在大眾媒體對自殺新聞進行不當宣傳報導之後。
▫帕帕基諾效應出自莫札特的魔笛,儘管被觸動自殺的念頭,很有可能在親友及媒體正面報導下,轉念間,生命劇本就會改寫。
🔸結論
▫我們的行為和情緒,都容易在鏡像神經元的作用下,慢慢被影響,所以自我察覺十分重要。
▫當遇到負面情緒難以消化時,可以採取行動,如暫時遠離充滿負能量的人事物,或找尋親友或專業人士協助。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鏡像神經元 #同理心 #共感 #copycat #維特效應 #帕帕基諾效應 #正向 #腦科學 #集體焦慮 #自我察覺 #獼猴 #社交 #學習 #媒體傳播 #社群 #魔笛 #媒體自律 #情緒渲染 #轉念 #生命劇本 #模仿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