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朵朵研習
#兒童性侵防治
#兒童自主權與參與權
#身體隱私
《蝴蝶朵朵分享—#什麼是身體自主權》
🌟「身體自主權」是一個人對自己生理以及心理上管理與主張的權利及能力。
例如:當他人要向你借東西時,只有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借,這就是自主權。#孩子的身體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他們有身體自主權。即便是父母與家人,也不能擅自幫孩子做決定。
#尊重孩子的感受#只要孩子不願意就要停止觸碰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身體自主權?
✅#可以利用繪本,#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及隱私部位,#了解男女生的身體特徵的不同。讓孩子明白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任何人都不可以隨意觸碰,包含父母家人。
❣️而學齡前的兒童,則需要學習分辨「可以」「不可以」的觸碰。
✅#讓孩子認識身體界線(空間與感覺)
🔍何謂空間?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比現在防疫期間的社交距離;每個人都有自己能接受的距離範圍。
🔍何謂感覺?只要孩子產生不舒服、不悅或是困惑感,例如:即使是被觸碰頭髮,孩子不喜歡或不舒服,這就是他的界線。
✅另外也可以使用「身體泡泡」「紅綠燈」的方式引導孩子。
🔹身體泡泡表示空間上的距離
🔹紅綠燈🚦
綠色:普通朋友或基於禮貌的
黃色:與自己親密的人,才可碰觸的
紅色:任何人都不能的(包含父母、家人、師長)
🔺紅色:穿著泳衣時,所遮蓋的部位就是個人的隱私處,是絕對不可隨便觸碰的
✴️ 同樣的身體碰觸,每個人的感覺可能不一樣,例如有人喜歡被摸頭、 有人就不喜歡。因此,#每個人在身體碰觸上的安全界線也可能不一樣
❣️讓孩子明白 #沒有人可以隨意觸碰自己或觸碰他人身體
✅#幫助孩子了解且正視自己的感受,當其他人接觸孩子時,有不舒服感、害怕感、生氣感、困惑時,就應當下拒絕對方,並且告知師長父母。
⚠️當有長輩、親友想要抱抱孩子、摸一下孩子或是親一個時,但是孩子卻不願意;這時候正是很好落實孩子的身體自主權時刻。
⭕️我們應當溫和切堅定的向對方表示:孩子目前不想要被抱,可以晚點在問問看。
若是對方有靠近的動作時,我們可以用其他理由,陪孩子離開現場。
❌別因為怕尷尬或是覺得孩子害羞不大方,就因此強迫孩子,甚至是威脅利誘方式,逼孩子照做
⚠️與對方熟識的人是我們大人自己,而不是孩子,不應認為孩子就應該要接受對方。
試著想想,如果換成是成人的你,應該也不會喜歡沒經過你同意,就抱你、親你、捏你摸你吧。
前一篇課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we.growingtogether/posts/140856927624273
#如果有需要身體紅綠燈的教案請留言或私訊喔
#需要蝴蝶朵朵說故事也可以喔
#以上皆無料不收取任何費用
兒童自主權與參與權 在 我們一起長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蝴蝶朵朵全台巡迴研習
#兒童性侵防治
#兒童自主權與參與權
#身體隱私
《蝴蝶朵朵分享—世界並不是那麼美好》
大概在去年,就已經先買好了「蝴蝶朵朵」這本繪本,打算之後與孩子共讀。而就在前陣子,一個因緣際會之下,報名了蝴蝶朵朵的研習營,而且還是一般家長也能參與的課程。
其中有四個半小時的課程時間,正是此繪本的繪者(#陳潔皓、#徐思寧)而同時也是「不再沈默」一書的作者(陳潔皓),現場聽著他的自身經歷的分享,心情很沈重也很心疼。(這裡不多敘述,可以看看書內文喔)
隨後,繪者仔細的解釋「蝴蝶朵朵」繪本裡的圖,每一個細節裡,都附有教育意義以及與孩子值得探討的議題。
像是繪本中,加害者的叔叔,臉部是沒有被畫出來的,這裡是要傳遞,#加害者是不分社經地位的,也沒有絕對的特質。
也就是說,兒童性侵在各個地區、階級、種族,以及看來一般的家庭,都有可能發生。
另外,#加害者多半是受害兒童所熟識的人,也有可能是主要照顧者之一。
#加害者也會利用照顧來做性侵的包裝
💚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做些什麼?
✅#在生活當中要落實身體自主權與隱私權,建立自主權的概念。其中,重要部位已經不再是以往所說的泳裝部位,#而是孩子的整個身體(從頭到腳趾)。
✅#孩子有拒絕且說不的權利,也要學習同理心,尊重他人。#尊重孩子的感覺與意願
❎#成人不應提出身體上的接觸
✅#用孩子的語言引導孩子身體部位認識,可以不用詳細部位的學名,或許哪天孩子與同儕之間交流時,可以幫助到其他孩子。
✅#培養與建立孩子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能自己洗澡、廁所、穿換衣服時,可以避免其他成人藉照顧之名進而性侵,也能避免獨處在同個空間裡。
❣️蝴蝶朵朵共讀的重要性(取自課程講義)
❌不可譴責朵朵
❌朵朵怎麼做,才可以避免性侵害
❌朵朵做錯了什麼
❌朵朵怎麼可以變更勇敢
⚠️以上皆需避免⚠️
🔍為什麼受侵害的孩子會不敢告訴我們?
其中原因,孩子會覺得,是不是我做錯什麼、害怕被責備等等;這裡很值得我們成人思考,是不是平常與孩子的相處模式裡,缺乏了鼓勵與正向教養,總一昧的批評或是責怪孩子,進而與孩子的連結不夠緊密。
例如:孩子在某一到數學題或是某一件事,反覆的出現錯誤,大人總說:你怎麼又做錯了、你怎麼還學不會⋯⋯諸如此類的言語。
註:
台灣19縣市,314間國小,6233名四年級學童,訪員進校園為孩子作自陳的問卷調查,高達9.2%的孩子曾遭受性暴力。
出席澳洲皇家調查委員會的保密面談6875位童年性侵受害者,男性64.3%、女性35.4%。
兒童性侵受害者要花平均24年的時間才能第一次說出自己的經歷。
分享未完 待續
#男孩女孩都有可能會受傷
#一起成為保護孩子的大人
#孩子說不要就是不要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好好的長大
#幸佳慧
兒童自主權與參與權 在 [新聞] 造神?中天播兒童哭挺韓挨罰60萬上訴最-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