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停課階段棠完全沒上鋼琴課(因為琴房收訊不太好,不方便視訊),而我也以龜速教她😅
前不久睡前聊天,我跟棠說因為都沒上課所以這次就沒幫她報名比賽,
沒想到棠說:「可是我很喜歡我現在練的那首Holiday,很想上台開心的彈給大家聽。」
👩:「可是那首曲子比較抒情,拿去比賽不太吃香喔。」
👧:「沒關係,我就去賭賭看呀,哈哈!」
覺得她主動想比賽、想去開心彈這樣的出發點很難得,立馬用手機查詢,發現一週後有一場比賽,就決定報名了!(還好剛好疫情降級,有讓老師驗收了兩堂課)
今天上台由負責人員調整踏板&試音,當下我聽到音色沒有延音,但她卻請棠開始彈,
果然,不管棠怎麼踩都沒有效果⋯⋯😑
我詢問了主辦單位,他們又上去橋好再請棠重彈,這次是邊踩踏板邊滑動⋯⋯😶
就這樣反覆了幾次都有狀況,最後換上了我自己帶的踏板之後才OK,但棠的心情已經受到影響了,演奏難免就沒那麼自信,下台看她整個好沮喪😨
後來比完走出去聽到別的家長跟主辦單位抗議踏板的問題,才知道別人也有遇到同樣的問題,
但我跟棠說:「比賽難免有很多突發狀況,我們要自己學習隨機應變,妳媽還曾經考試彈到很老舊、音色不好的鋼琴呢!要如何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穩定流暢的彈完才是最厲害的。」
結果公佈成績,棠竟然還得到第三名🥉
真的是有點小運氣😅再繼續加油囉!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Pei-Chuan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鋼琴/ 蔡佩娟 www.facebook.com/pchuan18 www.pianistpei.com 大部分的技巧,在曲子裡就可以學。 例如這首音樂班學生常在考試/比賽彈的普羅高菲夫第一號奏鳴曲,四個小節就可以教三個技巧,典型浪漫樂派會遇見的音型。 如果說古典與巴洛克時期,「音質的平均...
鋼琴三個踏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研習成員不同,課程討論範圍與開外掛程度也不同,常常讓我覺得很有趣。
台灣學生一向對海頓較不熟悉,昨晚備課時順便翻了翻海頓的譜,覺得有趣極了(結果今天上課忘了講),不自覺心中大喊,#大家怎麼可以看不懂海頓~~ 海頓的幽默與樂趣難道在大家心裡只能成為「聽說」嗎?
你在求學時期,常被說 #古典彈的不像古典、#巴哈彈的不像巴哈、蕭邦很不蕭邦嗎?被教授說的當下,腦袋是否不自覺閃過「那...巴哈是怎樣」、「怎樣才叫做彈的像古典...?」
其實還是有許多眉角的☺️,今天在課間我們聊了點古典與巴洛克、浪漫樂派基本結構與聲響(觸鍵、踏板)上的主要差別,再談了莫札特與海頓的風格差異。
畢竟,要建立「辨別」能力,往往還是得來自於「比較」。
雖說海頓奏鳴曲有三冊,莫札特有兩冊,但台灣科班學生要彈到海頓的機會相對來說很少,以至於對海頓的認識不多;莫札特常常又是很小的時候彈,導致後來也忘了。雖然進國高中音樂班,大部分學校會要求第一年期末考自選曲必須為古典樂派,但多數人都彈貝多芬。
#海頓奏鳴曲前兩冊,其實非常、非常適合坊間小孩彈,從小奏鳴曲接到奏鳴曲,許多時候海頓奏鳴曲是適合承接的,尤其適合不愛練琴的小孩,因為曲子比較短。然而有個最大的問題是,老師必須要懂得講解,不然很容易陷入「#很無聊、#不知道在彈什麼」,以及平時是否幫學生建立「處理節奏」的習慣。
蕭邦莫札特相對「好像」比較簡單,比較讓人「有感」,其實是在於「旋律好跟」,例如蕭邦夜曲,其音色控制與藝術性其實難到爆炸,但因為本身旋律極其優美,所以不論彈奏者或聽者,往往只要跟著主旋律,其他就算亂彈,至少覺得(以為)自己聽的懂,畢竟有東西可跟;莫札特旋律線條長,相比於海頓,也顯得容易跟,彈奏者不見得是真的懂,但陶冶身心自我陶醉是沒問題的。
巴哈、海頓,及所有古典時期的慢板,多數人遇到的最大問題,其實還是來自於分句,傳統上無意識八分音符斷奏、沒分清楚句子節拍就彈裝飾音及所有連斷,這些都容易讓樂句七零八落,難以簡單陳述句子。
當然還有觸鍵上,音質必須整齊、平均、乾淨(蔡老師常講的:影響深遠轉手指😂),踏板的使用也需要非常小心,練習時不踩踏板也是必需的。
大家彈莫札特、貝多芬時,會聽哪個鋼琴家彈?(我的學生必聽Fazil Say的莫札特)
📍【培養愛樂者】📍
教學時通常會希望能培養學生認識鋼琴家,現在孩子資源多,上Youtube一搜即滿滿音樂可聽,但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即便聽過也忘了這人是誰,亦 #無法分辨誰是名家、#誰是路人甲。
通常我的方式是:要求學生練某首曲子時,在譜上空白處寫下聽的三位鋼琴家名字,並且勾出最喜歡誰彈的。然後我會告訴他,哪幾個名字你必須記住,哪幾個是路人甲我也沒聽過。
久而久之,他們會開始認識誰是席夫,誰是巴倫波因、誰是阿格麗希、誰是趙成珍,否則永遠會是「那個有點老老的頭禿禿的外國男的」。就算上一首曲子早就聽過同一鋼琴家彈的,也忘了,因為反正都是「外國男的」。
聽多了同一位鋼琴家彈,就會開始知道此鋼琴家的彈奏風格,從分辨風格中找到樂趣。
📍【莫札特奏鳴曲】📍
當學生練莫札特奏鳴曲時,我會建議他們去聽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隨便挑幾首聽,有可能看莫札特歌劇的話,也看一點。
我自己開始對莫札特有感,來自於在美國曼哈頓音樂院念書時,鋼琴作品研究的課間裡,老師口沫橫飛的講著莫札特協奏曲裡鋼琴與樂團間如何的對話,當時我覺得很新鮮、有趣極了,原來可以這樣看音樂!
不過,與其說老師講的內容有趣極了,不如說我記得的是老師口沫橫飛講述的畫面、是老師對音樂的熱情。因為老師課堂上講什麼我早忘了,但老師敘述音樂的模樣我印象深刻。🥰
對古典音樂不熟的人來說,協奏曲是一個非常好入門的形式。希望學生接觸歌劇,是因為莫札特的音樂往往脫離不了戲劇,歌劇性格在鋼琴作品裡出現很正常,只將莫札特與「甜美,恬靜」畫上等號,稍嫌狹隘。
至於海頓,我的啟發也來自於幾個故事,有機會再說更多,我的專輯裡可是有收錄一首海頓呢~😎(竊笑)
/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教師研習 #古典專題 #古典觸鍵與聲音 #莫札特奏鳴曲
鋼琴三個踏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譜圖,影響思維】
教學裡,在譜上做的記號,會影響學生的思維,這 #是值得大家注意的事。並不是「畫很多、寫很多」就表示很認真教學,也不是沒畫沒寫就表示老師不認真喔。
。
舉幾個簡單例子:
#當畫上直線,等於把樂句切開,若畫在樂句中間,學生看過去很難想成一句;若畫在段落上,一刀切開,則容易形成區塊。
#當畫上圓滑線(樂句線),學生會想橫向,被框住的範圍,會是「一個單位」。
#左右手中間畫上直線(右手哪顆音對左哪顆音),學生的想法會是縱向。
#當畫上很多圈圈,學生彈錯音,老師五顏六色拼命把該音圈起來,越生氣圈越多,覺得講了好幾次怎麼還記不住,其實是因為,被圈之後的那區變得更亂,學生更看不清楚該音到底是什麼,變成謎之音,一眼望去的當下,其實腦袋很容易自然放空。所謂的「眼睛經過但沒看到」。易進入負循環,學生越看不清越容易忘,老師越生氣上越多顏色。
/
圖中譜例分別有:全空白的譜、畫上結構的譜、加上細節、畫很多直線與圈圈的譜。大家一眼望過去,看見什麼呢?
#全空白的譜,若音很多,望過去會像是一片音海,學生(或我們自己)在彈奏時,很容易眼睛是跟得彈奏音符上下的,會容易呈現「看在當下,想在當下」。
#畫上結構,譜圖是有分區塊的,畫了很多直線與圈圈,畫越多,就越沒有重點。
以創意曲來說,坊間有非常多種版本與解析,在研習課裡,我請大家準備空白的原典版創意曲,建議大家不用黃皮徹爾尼編譯版。原因是,黃本上有太多記號,思緒容易受影響,跳脫不出自己的思考,若習慣譜上有大小聲、有幫忙分好段落才會詮釋(其實是follow不是詮釋),那未來看到一份空白的譜,依舊是看不懂譜,無法自己分段、無法決定自己的詮釋。最好是自己先研究譜,有了初步自己的想法後,其他版本可以拿來參考,並且要看出該版本為何在那邊寫上大聲、為何在那邊分段、為何要用那指法。
一首曲子由許多音符堆積,就像一篇英文文章由一堆單字組成,音符不是獨立而成,而是有分組的,如同英文文章裡,有片語有字句,有連接詞,有分句有段落。這也是為何有些人閱讀比較快,有些人練曲子比較快,因為他們看過去的音符,是有grouping的。
教學上,學生總會遇到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地方,不確定那邊的踏板怎麼踩、不確定這邊指法怎麼用,我都會請他們不管怎樣先決定一種,我們再來討論其優劣與改善。
/
學生的思緒,受老師帶領,我們在學生譜上做的記號,是要在不久的未來,能變成 #學生自己寫上,不論是分段落、寫指法、音群分組,才有可能建立思考。
所有的訓練記得循序漸進,小心別用大學時上和聲曲析的方式去幫學生解析曲子,我們上的是「鋼琴課」。所有的講解與分析,都是為了讓曲子變得更清晰,而不是更複雜。
/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在學生譜上呈現的方式,不妨多注意看看,不同呈現方式,會帶來什麼效果。多數寫畫上去的提點,都可試試用其他方式取代。
學生那地方不斷的錯,學生可以自己註記上,若該區的音符已很密集,建議寫在上方顯眼處。重點是,那區(錯音+前後銜接)要「連續」彈3次「正確」的,中間錯一次要重算,3次正確後加上背兩次正確。以前蔡老師提過的,三顆好菌才打敗一個壞菌,而且三顆好菌要綁在一起。
/
【註一】以前分享過我在美國的俄國金絲貓教授,最討厭學生拼命寫筆記寫寫寫,曾經我前面一個學生很認真的在畫寫剛剛上課說的東西,她很生氣說:「你就是把譜看清楚就是了,到處畫圈是在畫什麼意思?」😂
也有其他教授是不准學生在課堂上狂寫筆記的,因為教授覺得寫的當下往往來不及思考與聽清楚,聽懂比較重要,聽懂了,回去再寫。(當然,錯音與指法要當下註記)
【註二】我自己練新曲子,拿到譜第一件事一定先畫上結構,一方面先了解整曲在做什麼,分幾大部分;二方面,我希望隔天練琴打開譜時,一眼就能看見區塊,而不是重新逐音逐音看。
指揮家讀譜也是如此。
也跟大家分享☺️
#鋼琴教學 #教師研習 #訓練 #教育 #音樂班 #音樂系 #鋼琴老師 #譜圖
鋼琴三個踏板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鋼琴/ 蔡佩娟
www.facebook.com/pchuan18
www.pianistpei.com
大部分的技巧,在曲子裡就可以學。
例如這首音樂班學生常在考試/比賽彈的普羅高菲夫第一號奏鳴曲,四個小節就可以教三個技巧,典型浪漫樂派會遇見的音型。
如果說古典與巴洛克時期,「音質的平均」是基本,那「音色層次」則是浪漫樂派的基本必備。這些東西多大年紀可以開始學呢?只要彈到這程度就可以學,有教,就學的起來。
「#音質不平均」: 如同刷了睫毛膏,有幾根毛沒刷到、有幾根黏成整坨。
「#音色層次」則是調色的概念,是可以經過設計的。將高音提亮、低音放輕,如同上了比較透亮乾淨的妝;和聲感較重或豐厚,像是底妝打好打滿,顯得紮實。不管和聲的將踏板踩好踩滿,是混濁,口紅眼影腮紅各種色號全亂塗在臉上的概念,讓人看/聽了就是不舒服。
四小節練三個技巧(上):
一、當連續 #和弦高音 是歌唱性旋律
學生常見問題:
1. 和弦高音彈不大聲
2. 高音控制不良旋律忽大忽小
3. 高音彈不圓滑,旋律聽起來斷掉
*小撇步與三步驟。
二、當安靜的 #伴奏音型 遇上大跳
學生常見問題:
1. 聽起來很忙、很吵
2. 練的過程容易彈錯音,小聲不下來
*小撇步:聽起來很吵的原因/ 小聲而不虛的眉角
#教師研習 #音樂班 #音樂系 #鋼琴老師 #浪漫樂派 #鋼琴技巧 #彈奏技巧 #音色技巧 #科譜學堂 #不只是音符 #蔡佩娟 #PeiChuanTsai #pianistpei #prokofiev
鋼琴三個踏板 在 itsAmand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請~點~開~我打超久的資訊欄!!!
哈囉大家
這支weekly vlog我每天晚上都剪了當天拍的部分
想說這樣我今天禮拜四拍完 馬上就可以上片
殊不知
我從晚上八點多找音樂找到凌晨☺️
到底是:)????
而且我明明從星期一開始就陸陸續續下載了很多音樂
只是因為要配合影片畫面 還要對節奏 所以特別難🥲⋯⋯
雖然這支影片的音樂沒有到每首我都覺得好聽到爆
但真的已經盡力了🥲 希望你們喜歡我找的音樂!也希望你們享受看我無聊的日常🥱🤍
🤎Things Mentioned🤎
有穿到、用到、覺得你們會想知道的東西我都放在下面~
有些已經賣完了:(
如果還有其他想知道的產品/衣服等 可以在底下留言告訴我!
💍En Route最近很愛的飾品店🥰
短項鍊 Leaf Choker https://bit.ly/3f6AFRs
可頌耳環 Mucho Twirl Huggie Earrings https://bit.ly/3h60vrA
💄嘉丹妮爾85折折扣碼
輸入itsAmanda就可以用了😍
我目前用過最好用的防曬隔離乳 https://bit.ly/3yoop7X
🧥J.ING西裝格子外套 https://bit.ly/2SbP1Zg
星期二戴的那條項鍊也賣完了🥲
👗Petite Studio
輸入Amanda20 有八折折扣!
影片裡穿的那件格子外套已經沒賣了🥲
紅褐色的上衣是這件:
Brynn Tank - Mocha (xs)
https://bit.ly/2QI6S9Q
💤Neiwai睡衣/褲
https://bit.ly/2S8eR05
https://bit.ly/3hF4MCA
☕️跟咖啡有關的
裝咖啡豆的容器 https://bit.ly/3ywloCn
小杯子 https://bit.ly/3bJ50oe
秤咖啡豆的(這個好用!) https://bit.ly/2QDzj8F
翻譜的踏板 (像我這影片裡 禮拜四上課還有彈piazzolla都有用xd)
https://bit.ly/3f3Irgm
Timeline
0:00 Intro
0:24 手機錄下來的一些生活小片段
2:30 四週年之沒有燭光的不浪漫午餐😍
3:06 MONDAY BLUE QQ
5:46 我是雷包!偽開箱超美水桶包
9:36 練琴!
11:00 視譜練伴奏!講很大聲很好意思!
12:36 後來得知這是最後一次幫他們伴奏!
14:47 星期餓!
16:26 試賽琳娜給我的咖啡豆🤎
17:07 最好用的防曬乳 推爆
18:50 難得來外面用餐!吃taco🌮
19:29 買咖啡豆+玩最近上癮的遊戲拉密
20:45 星期三!一個禮拜過好快!
21:13 今天沒課 有閒情逸致做早餐🥱
22:21 小賈視角ㄉOOTD...
24:16 彈得像屎
26:37 又到了最忙碌的星期四
28:19 上鋼琴+彈studio class
36:36 浦公英的約定?
37:05 上課!伴奏!
39:26 你們敲碗的曲子🤍
41:18 沒ㄌ 88
🎵 (沒照順序排)
Weekend Getaway - Montythehokage
No matter how far - KyleCox
Take it slow - Max Fry
Anyway - KyleCox
Music by Fiji Blue - Day by Day - https://thmatc.co/?l=23C74499
Together (Prod. by Lukrembo) https://soundcloud.com/lukrembo/together
Nawhij - Door https://soundcloud.com/nawhij/door
Nawhij - Blessed https://soundcloud.com/nawhij/blessed
Nawhij - I.W.L.F https://soundcloud.com/nawhij/iwlf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but some of the links above are affiliated.
這支影片並不是贊助影片!
上面提供的有些連結 我會得到返利 所以如果介意的話可以新開一個頁面自己搜尋🥰
🔎Follow me on Instagram: itsamandalo
https://www.instagram.com/itsamandalo/
📩Contact me: piano860623@gmail.com
English Subtitle: Jessica Lin.
字幕翻譯: Jessica Lin
鋼琴三個踏板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是他在晚期 1943 年所創作的,這首看似是抒情的作品,其實速度還蠻快的,或許是一種對音樂的執著,浦朗克在樂曲中都標記著許多的速度標示與說明,如:幾乎慢一倍(Presque le double plus lent)、librement(自由一點)、Céder un peu(漸慢一點)、Céder énormément(漸慢很多)、......等等。甚至在開頭就標明清楚的速度(附點四分音符=63),在優雅的旋律中仍要保有不斷前進的感覺。由於這些術語出現得還算頻繁,所以需要理解甚至查翻譯,才能更貼近作曲家的意思。
浦浪克的鋼琴音樂作品多有豐富的和聲,以這首曲子來說,樂曲的轉折及起伏還滿大的,其中有一段樂曲不斷往上堆疊緊張氣氛,突然在一個最高音時嘎然而止(02:34),並在 02:55 處短暫使用了 Phrygian 調式,我個人覺得帶有一點日本音樂的獨特風味,搭配上左踏板的使用,使得整體更有朦朧而模糊之感,並在最後減慢、短暫放空停留。最後再打破沉默、回到主題。
這首鋼琴小品不是特別有名,卻也是一首獨樹一格的作品。聽完後有什麼想法或想聽什麼曲子都歡迎留言喔~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